中国经济正面临自新冠疫情后复苏乏力以来最长的增长放缓期,这凸显了政府在提振国内需求方面的努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彭博社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预计中国10月份的零售额同比增长2.8%,这将是连续第五个月增速放缓,也是一年多以来的最弱增长。

中国政府和共产党高级官员多次表示,他们致力于提高国内消费——这也是美国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长期以来一直要求的。上个月,中国共产党承诺在未来五年内“提高消费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

诚然,10月份的预期疲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技术性原因:去年同期的销售额基数较高,且10月份的工作日比2024年少一天。然而,预计零售额的疲软数据将与其他同样可能引发对经济增长放缓担忧的指标一同发布。预计工业增加值将增长5.5%,低于上个月的6.5%。今年前10个月的房地产投资降幅可能从1月至9月的0.5%扩大至0.8%,房地产行业依然深陷两位数的萎缩。

花旗集团的经济学家在上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由于基数较高、日历效应以及动能减弱,10月份的经济指标似乎将放缓。”

上周公布的10月份贸易数据显示,出口额八个月来首次下降。

尽管如此,鉴于中国仍有望实现2025年左右5%的全年增长目标,中国高层可能并不认为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目前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测是,中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4.9%。

在本月初为期一周的国庆假期中,平淡的旅游和消费数据已经显示出消费放缓的迹象。这种降温凸显了北京方面通过对特定商品提供有限的补贴来刺激家庭消费的方式的局限性,而不是采取更广泛的改革措施来提高家庭购买力。

不过,汇丰控股有限公司认为,未来几个月,中国政府可能会出台新的举措,补贴家庭购买商品甚至服务。汇丰银行的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鉴于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的良好成果,我们预计2026年将推出类似甚至更大规模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并可能扩展到服务消费。”

中国经济的其他领域的情况好坏参半。高科技行业的资本支出一直是政策制定者的重点。但更传统的基建投资——政府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用来支撑经济的主要工具——由于北京方面为了控制债务风险而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而失去了动力。持续多年的房地产低迷也在恶化,而不是好转。

自9月底以来,中国政府已累计增加了1万亿元人民币(141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以支持经济增长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但这些资金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渗透到经济中。

至于货币刺激,可能不会立即出台。在中国人民银行周二暗示对贷款增长放缓的担忧有所减轻,从而暗示不那么鸽派的立场后,一些经济学家已经下调了他们对再次下调基准利率的预测。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与美国的贸易战休战以及全球对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正在缓解对中国出口前景的担忧。

麦格理集团的经济学家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由于全球增长加速和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外部需求可能再次超出预期。”该团队称出口是今年“最大的惊喜”,并指出明年该增长的普遍预测为1%。如果情况果真如此,中国经济的两极分化模式可能会在明年继续存在,“因为强劲的外部需求降低了提振国内需求的紧迫性”。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描述了中国消费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低迷等问题,并暗示政府刺激政策效果有限,表明作者对中国经济前景持谨慎甚至悲观态度。

原文地址:China Heads for Longest Consumption Slowdown Since Post-Covid
新闻日期:2025-11-13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