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财政部长楼继伟近日发出警告,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将持续,并加剧通货紧缩压力。这一罕见的公开表态,凸显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价格下跌风险。

楼继伟在北京举行的财新峰会上表示:“由于房价下跌,家庭对未来预期不佳,这将拖累消费增长,并放大通缩趋势。” 楼继伟曾于2013年至2016年担任财政部长。

他认为,应扩大财政赤字以缓冲经济增长。他向在场听众表示,需要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支持包括房地产市场转型在内的结构性改革。他预计,房地产市场将持续拖累中国经济发展。

楼继伟的言论代表着现任或前任官员罕见地承认了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措施,试图遏制制造商之间为争夺对价格敏感的客户而引发的激烈价格战,但通货紧缩的阴影依然笼罩着北京。自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以来,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大量家庭财富随之蒸发。尽管政府在2024年末推出了一项大规模刺激计划,但房价仍未显示出复苏迹象。

更复杂的是,官方统计数据可能未能完全反映房地产市场下滑对通胀的影响。自2023年以来,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一直徘徊在零附近,但其用于估算自有住房租金的方法已经过时。北京的智库CF40估计,自2022年以来,由于未能充分捕捉到租金下降的情况,CPI可能被高估了2个百分点。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也认为,与其它国家相比,租金在中国CPI中的权重相对较低,这也低估了房地产市场下滑对价格指标的影响。中国国家统计局将在2026年初的五年一次的评估中,有机会调整CPI构成。

与此同时,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依然脆弱。2025年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为同期历史最大降幅,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衰退和基础设施支出的低迷。

楼继伟表示:“由于地方政府目前面临非常紧张的财政状况,我们尤其需要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以支持这些改革。”

高盛集团的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投资放缓可能是因为地方官员将更多资金用于偿还欠企业的债务,而不是投资项目。

楼继伟强调的通缩趋势表明,中国经济存在供需失衡。随着消费减弱,企业减少支出,经济活动放缓,从而可能形成通缩螺旋,即价格下跌和增长放缓相互加剧。彭博社分析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亏损,目前亏损企业的比例已达到25年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前景黯淡,但楼继伟淡化了全面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他认为,房地产市场的下滑不太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并对比了中国逐步解决违约问题的方式与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

为了应对转型,楼继伟还敦促对户籍制度进行结构性改革,认为此举可能刺激消费和住房需求。他还表示,尽管面临房价下跌的挑战,中国应在适当的时候推出全国性的房地产税,但这项措施已被搁置多年。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下行风险和通货紧缩压力,并引用前财政部长的警告,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作者引用数据和分析,暗示中国经济面临挑战,负面情绪占主导,因此打70分。

原文地址:China’s Ex-Finance Chief Warns Property Will ‘Amplify’ Deflation
新闻日期:2025-11-14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