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的不需要世界最大水坝吗?
如果你对中国无止境的煤炭需求及其在全球变暖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担忧,那么你可能会认为在青藏高原上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厂是绝对的好消息。但别抱太大的希望。拟议中的雅鲁藏布江大坝——这条河流与恒河平行流动,然后向南穿过一个六公里深的峡谷,并在印度和孟加拉国汇入其路径——堪称一系列的“最”。
它可能产生高达70吉瓦的清洁能源,足以供应英国或台湾,是目前地球上最大发电厂——长江三峡大坝的三倍。它将比杰贝阿里大坝大八倍左右,后者是最大的非水电发电机,为迪拜的电网提供几乎全部电力。
工程和政治挑战可能会更大。该地点位于偏远山区,距离最近的中国主要城市成都的距离,大约相当于伦敦到柏林的距离。该地区容易发生地震,任何洪水都可能对下游居住的约3亿人造成毁灭性打击。
中国一些最大的水坝已被怀疑因蓄水而引发地震,而雅鲁藏布江的湖泊将更加巨大。通过巩固北京对布拉马普特拉河水域和靠近印度边境基础设施的控制,它还会冒着加剧紧张局势的风险,而这两个超级大国一直在努力化解紧张关系。
如果如此巨大的工程能够扭转中国对碳的依赖,并让我们有机会避免毁灭性的气候变化,那么这一切或许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可悲的是,情况远非如此。事实上,中国对水电巨型项目的热情,与其说是对固体燃料的治疗,不如说是对固体燃料痴迷的症状。
原因之一是可变性。中国的水力发电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在截至2023年的五年中,其水坝的发电能力增加了约20%。然而,由于两年的干旱和普遍的不良表现,同期发电量有所下降。煤炭是唯一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弥补缺口的能源形式,因此,人们希望的碳排放峰值一直在被推迟。
与巨大的不确定性相比,即使雅鲁藏布江将产生的300太瓦时电力也显得相当有限。它仅足以替代中国每年开采的近50亿吨煤炭中的9000万吨。然而,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一个异常干燥或潮湿的季节对水电的影响,可能会使煤炭消耗量上下浮动约1.4亿吨。
曾经,一座300太瓦时的发电厂在中国似乎是一件大事,但如今它太小了,无法改变局面。这仅仅比该国现在一年内安装的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力多不了多少,而如此庞大的项目将需要数十年才能建成。上世纪90年代末三峡大坝建设时,足以满足中国约两年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然而,按照目前每年超过400太瓦时的增长速度,雅鲁藏布江大坝只能阻止煤炭消耗大约八个月。
中国的根本问题在于,其指令性经济消耗了过多的能源,并且浪费严重。作为与当前以煤炭为主的电网融合良好的大型基载基础设施,水电大坝并没有打破这种模式——它们反而加强了它。缺乏运转良好的电力市场以及缓慢的跨省电力交易意味着,煤炭比更便宜、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更受欢迎。国际能源署202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更加市场化的体系将降低成本约20%,并减少碳排放——在气候方面,大致相当于15座雅鲁藏布江大坝的效果。
2024年的中国与1994年开始建设三峡大坝时的中国截然不同。它现在正处于成为高收入国家的边缘。即使按人均计算,它消耗的电力也比欧洲国家多,并且将在几年内赶上俄罗斯、日本和韩国。虽然大多数地方都在提高碳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但中国却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
在发展的这个阶段,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快于其电力消耗速度,因为服务业取代重工业成为增长的动力。这种情况没有发生,这对中国和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80亿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与改革中国失控的工业模式的挑战相比,在世界屋脊的活跃地震带上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水坝看起来就像是小孩子的游戏。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肯定了水电的清洁能源属性,但是重点批判了中国的水电发展模式,指出其无法解决中国的能源和碳排放问题,反而加剧了对煤炭的依赖。同时,也暗示了中国经济模式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总体来说,负面评价占据主导地位。
原文地址:China Doesn't Need the World's Biggest Dam
新闻日期: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