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复苏之路仍显坎坷,12月份制造业活动增速放缓。
投资者正等待更多经济刺激措施出台,与此同时,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要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为中国经济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
财新和标普全球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11月份的51.5降至50.5。尽管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仍在扩张,但这一数据低于经济学家预测中值51.7。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在随报告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海外经济环境和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出口需求因此受到拖累。”
中国国债收益率下滑3个基点至1.64%,创下历史新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央行设定强劲中间价以支撑人民币后上涨0.2%。中国基准的在岸股票指数一度下跌1.6%。
调查结果反映出中国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出口曾是中国这个18万亿美元经济体不均衡复苏的动力,但随着特朗普本月晚些时候上任,出口可能会受到冲击。这位美国候任总统威胁要实施严厉的关税措施,这可能会严重打击两国之间的贸易,从而损害中国经济的关键增长引擎。
这项民间调查的结果与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官方调查结果相符,均显示制造业活动连续第三个月扩张,但扩张速度有所放缓。
财新网的数据显示,出口订单下降抑制了整体销售,商业乐观情绪也有所下降。中国制造商为了支持销售而降价,这给已经处于1999年以来通缩边缘的经济体增加了压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周二的新年贺词中承认,外部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天早些时候,他表示,中国有望实现2024年约5%的官方增长目标,经济“总体稳定”。
另一方面,官方非制造业PMI显示,12月份中国服务业和建筑业活动以九个月来最快的速度扩张,表明在政府9月底推出刺激措施后,国内需求有所改善。
官员们已承诺将增加公共借款和支出,并采取货币宽松政策,以刺激2025年的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这可能是下一步的宽松措施。
此前一年,由于出口保持强劲,财新的调查结果普遍强于官方调查。这两项调查的样本规模、地点和业务类型各不相同,其中民间调查侧重于小型和出口导向型企业。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中提到了中国制造业增速放缓、出口受阻、经济面临不确定性以及通缩压力等负面信息,这些都反映了作者对中国经济面临挑战的担忧。同时,特朗普可能实施的关税政策也被视为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威胁。作者虽然也提到了中国经济的积极方面,例如服务业的扩张,但整体基调仍然偏向担忧。
原文地址:China Factory Activity Growth Slows as Economic Recovery Remains Bumpy
新闻日期: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