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之后,关于新冠疫情,我们已知和未知

五年前,在中国武汉,一群人感染了一种前所未见的病毒。这种病原体当时没有名字,它引起的疾病也没有名字。它最终引发了一场大流行,暴露了全球卫生系统中的深刻不平等,并重塑了公众对如何控制致命的新兴病毒的看法。

尽管人类通过疫苗接种和感染产生了免疫力,但该病毒仍然存在。它现在的致命性不如大流行初期,也不再是主要死因之首。但是,该病毒正在不断演变,这意味着科学家必须密切追踪。

我们不知道。

科学家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它像许多冠状病毒一样在蝙蝠中传播。他们认为,它随后感染了另一种物种,可能是貉、果子狸或竹鼠,这些动物在武汉的一个市场上被人类处理或屠宰时感染了人类,2019年11月下旬,首批人类病例出现在那里。

这是一种已知的疾病传播途径,可能引发了与非典(SARS)相似的病毒的首次流行。但是,这一理论尚未被证明适用于导致新冠肺炎的病毒。武汉是几个参与收集和研究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所在地,这引发了关于该病毒是否可能从其中一个实验室泄漏的争论。

在最好的情况下,这也是一个难以破解的科学难题。围绕病毒起源的政治争论以及国际研究人员所说的中国为隐瞒可能有所帮助的证据的举动,使得这项工作变得更具挑战性。

大流行的真正起源可能在许多年内都不得而知,甚至永远不得而知。

可能超过2000万。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成员国报告了超过700万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但真正的死亡人数估计至少是这个数字的三倍。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过去一年,美国平均每周约有900人死于新冠肺炎。

冠状病毒继续对老年人的影响最大。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去年冬天在美国,75岁及以上的人约占该国新冠肺炎住院和院内死亡人数的一半。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我们不能把新冠肺炎当成过去的事情,因为它仍然与我们同在。”

科学家和疫苗制造商打破了开发新冠肺炎疫苗的速度记录,这些疫苗在全球范围内拯救了数千万人的生命,并且是使生活恢复正常的关键一步。

在中国发现该病毒不到一年后,美国和英国的卫生部门批准了辉瑞和莫德纳公司生产的疫苗。早期的多年研究(包括诺贝尔奖获奖发现,这些发现是使新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为所谓的mRNA疫苗提供了先机。

如今,还有诺瓦瓦克斯公司生产的一种更传统的疫苗,一些国家也尝试了其他选择。向较贫穷国家推广疫苗的速度很慢,但世卫组织估计,自2021年以来,全球已接种超过130亿剂新冠肺炎疫苗。

疫苗并不完美。它们在预防重症、住院和死亡方面做得很好,并且已被证明非常安全,只有极少数严重的副作用。但是,对较轻感染的保护会在几个月后开始减弱。

像流感疫苗一样,新冠肺炎疫苗必须定期更新,以匹配不断进化的病毒,这导致公众对需要反复接种疫苗感到沮丧。开发下一代疫苗的工作正在进行中,例如研究人员希望可能更好地阻止感染的鼻腔疫苗。

当病毒复制自身时,会发生称为突变的基因变化。而这种病毒已被证明没有不同。

科学家们以希腊字母命名了这些变体: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德尔塔在2021年6月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引起了很多担忧,因为它导致住院的可能性是该病毒最初版本的两倍。

然后在2021年11月下旬,一种新的变体出现了:奥密克戎。

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的病理学家韦斯利·朗博士说:“它传播得非常迅速,在几周内就占据了主导地位。”“与我们之前看到的任何情况相比,它推动了病例的巨大激增。”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平均而言,它引起的疾病不如德尔塔严重。科学家认为,这可能部分是因为免疫力已经通过疫苗接种和感染建立起来。

朗说:“从那时起,我们只是不断看到这些不同的奥密克戎亚变体积累了更多不同的突变。”“现在,一切似乎都锁定在这棵树的奥密克戎分支上。”

美国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奥密克戎亲属被称为XEC,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在截至12月21日的两周内,它占全国流通变体的45%。朗说,现有的新冠肺炎药物和最新的疫苗加强剂应该对它有效,因为“它实际上是已经流通的变体的重新混合”。

数百万人的生活仍然处于不确定状态,他们患有一种有时会使人丧失能力、通常是隐形的疫情后遗症,称为长期新冠。

感染新冠肺炎后,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恢复,但有些人会出现更持久的问题。持续至少三个月,有时长达数年的症状包括疲劳、称为“脑雾”的认知问题、疼痛和心血管问题等。

医生不知道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患上长期新冠。这种情况甚至可能在轻症后发生,并且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尽管自大流行初期以来,发病率有所下降。研究表明,接种疫苗可以降低风险。

长期新冠的病因也不清楚,这使得寻找治疗方法变得复杂。一个重要的线索是: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发现,冠状病毒的残余物可以在一些患者体内持续存在,这不能解释所有病例,即使在他们最初感染后很长时间。

美联社健康与科学部获得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科学与教育媒体集团的支持。美联社对所有内容负全部责任。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中提及了对中国在疫情起源问题上的质疑,以及中国可能隐瞒证据的说法,这些对中国的描述带有负面色彩。

原文地址:5 things we know and still don’t know about COVID, 5 years after it appeared
新闻日期:2025-01-02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