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不再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

在中国,没有哪家私营企业大到不能倒闭,尤其是在市场叙事发生变化、新的行业动态形成之际。中国最大的民营开发商万科可能正处于这种不安的境地,尽管北京方面承诺在2025年稳定房价。万科正面临流动性危机。它计划今年偿还330亿元人民币的境内债券,而2024年为93亿元人民币。截至去年6月,该公司已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短期债务。与此同时,房地产销售依然低迷,每月徘徊在2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不足以在经营现金流层面实现盈亏平衡。尽管总部位于毗邻香港的南方科技中心深圳,但这家建筑商几乎没有从中国大都市显著的价格反弹中获益。彭博情报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仅占其土地储备的11%。

仅凭自身力量,万科不太可能在年底前生存下来。因此,投资者正在争论政府是否会有足够的支持,以及高层官员是否仍然将该公司视为购房者的重要晴雨表。它是否仍然被视为“关键”?自那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对万科不利。一种不同的等级制度正在形成。由于对未完工房屋和延迟交房的担忧持续存在,购买新房的人正在转向国有建筑商。例如,据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的初步数据显示,国有企业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的销售额有所增长,而万科的销售额却下降了35%。或者,购房者可以涉足二手房市场,利用个人卖家提供的更大的价格折扣。换句话说,万科在中国住宅房地产市场中的地位已经从至关重要转变为边缘化。对于购房者来说,这家开发商可能不再是反映房地产市场健康状况的风向标。

在住房救援方面,很明显,北京方面依赖于刺激需求,而不是削减直接有利于建筑商的供应过剩。自去年年底以来,政府一直在降低抵押贷款利率,放松大城市的购房限制,并降低交易税。与此同时,遏制供应的努力,如地方政府从开发商手中购买未售出的房屋和未使用的土地,进展缓慢。政治可能在起作用。在较小的城市,近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土地交易或新房销售,这使得地方官员难以确定其回购价格。随着北京的反腐运动愈演愈烈,官僚们几乎没有动力承担责任,并从开发商手中购买大量库存。就北京而言,政府实体已经为万科做了很多。该公司正在用有抵押的银行借款取代到期贷款,希望降低未来的利息支出。在2024年上半年,它设法以平均仅3.66%的成本进行了融资。据REDD情报报道,为了应对万科的流动性危机,深圳市政府正考虑免除其2024年90亿元的地方税。

尽管如此,北京方面并未对万科表现出无条件的爱。其最大的国有股东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财政支持低于市场预期。政策制定者可能正在询问,在房地产市场出现复苏迹象之际,这家开发商的债券违约是否会再次让消费者退缩。他们可能会说不会,并认为最近的宏观经济措施足以承受一家公司的特殊困境。万科已承诺偿还债务。但随着其现金状况恶化和行业地位下降,管理层应考虑今年进行重组。当一个人接近路的尽头时,发起不良债务交换可能不是一件坏事。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虽然没有直接批评中国,但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万科这家大型房地产企业面临的困境,包括流动性危机、销售下降、市场地位边缘化等,这些都反映了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挑战。此外,文章还暗示政府对万科的支持可能不足,以及地方政府在土地回购方面进展缓慢,这些都可能被解读为对中国经济政策和政府效率的负面评价。

原文地址:China Vanke Is No Longer a Gauge for the Real Estate Market
新闻日期:2025-01-06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