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国内市场表现不佳,中国投资者纷纷寻求海外投资回报。由于海外回报的吸引力强劲,即使部分基金的购买额度扩大,也很快被抢购一空。本周,共有五只通过“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计划”(MRF)发行的全球债券基金,因内地资金流入接近上限而不得不暂停新的申购。这些允许投资者在没有货币管制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产品,在1月1日中国监管机构将内地投资者持股上限从50%提高到80%后重新开放。这一需求激增反映出,在中国国内股市近期反弹乏力、主权债券收益率因经济前景黯淡而跌至历史低点之际,境内投资者正在积极寻找海外资产。

基金互认计划的受欢迎程度也表明,如果这种强劲的潜在需求导致资金外流,中国的金融开放将付出代价。广州雪球财富的董事总经理表示:“投资中国股票对投资者来说是一次痛苦的经历。”这些互认基金“可能会吸引那些寻求在低债券收益率和投资者对股票波动失去耐心的情况下进行多元化投资的风险规避型资本。”

香港一家资产达23亿美元的互认基金参与者表示,在1月6日的新认购将内地投资者持股比例推至接近上限后,他们已暂停中国投资者的购买。不仅互认基金需求旺盛,追踪海外股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也因美国股市的强劲表现而享受了丰收的一年,且这一趋势仍在持续。跟踪标普500消费指数的景顺长城标普消费精选ETF周一在中国触及10%的每日涨停限制,并且本周持续上涨。即便投资者必须为相关资产支付近40%的高额溢价。

中国市场的表现解释了为什么投资者会寻求海外投资。中国股市基准指数去年上涨超过14%,这是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上涨,但这得益于刺激措施,而新年伊始已下跌近5%。除一个交易日外,该指数均出现下跌。由于投资者担心可能进一步减缓经济增长并刺激货币宽松的关税上调,10年期和30年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已触及历史低点。中国与美国的收益率差已扩大至创纪录的300个基点,突显了后者在利率上的吸引力。

“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计划”始于2015年,允许符合条件的内地和香港基金在各自辖区内销售其产品。自那时起,该计划不断发展,因为国内投资者被吸引到无需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即可交易在香港注册的全球投资基金。目前该计划中有80多只此类基金。截至11月底,香港基金向内地投资者出售的资产约为415亿元人民币(合57亿美元),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这些投资仍有很大的扩张空间,因为该金额仅占为此类南向资金流动分配的3000亿元外汇额度的一小部分。

上海前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一位基金经理表示:“鉴于中国股市的波动,美国债券似乎更具吸引力。”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陈述事实,但是重点强调中国国内市场表现不佳,中国投资者寻求海外投资,以及资金外流等负面现象, 对中国经济的负面情绪比较明显。

原文地址:Chinese Investors Chase Returns Abroad as Local Markets Struggle
新闻日期:2025-01-08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