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日两大贸易伙伴难以和睦相处?
中国和日本是亚洲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也是该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几个世纪以来的激烈竞争意味着它们的经济合作关系并非理所当然。从领土争端到在华日本国民的待遇问题,各种原因都可能引发争端。随着中国在地区事务中变得更加强势,并逐渐成为日本产业的竞争对手,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微妙的新阶段。这对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保持密切历史联系的日本构成了挑战。
中日两国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东北亚主要的政治和文化力量。它们互相影响着对方的语言、经济发展和饮食传统。贸易从19世纪后期开始增加,但政治摩擦也随之而来,导致了一系列的武装冲突。日本在此期间入侵并吞并了中国的部分地区,从20世纪30年代到二战期间,日本帝国军队在中国发动了残酷的战争,包括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杀。这些事件继续笼罩着两国之间的关系。
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是东京担忧的根源。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军事支出数据库显示,自2013年上任以来,中国国家主席的国防开支翻了一番。作为回应,日本也开始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一项于2022年启动的五年计划预计将耗资43万亿日元(2730亿美元),将国防开支从之前的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提高到2%。
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签署了一项安全条约,规定美国有责任阻止其他地区大国对日本的威胁。最近,美国不再反对日本拥有更强大的军事力量,承认这可能有助于对抗中国在该地区的野心,包括其对台湾的企图。日本政府一直公开表示台湾对其自身安全的重要性。2022年,当北京在台湾海峡附近进行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时,日本指责中国向其靠近台湾的专属经济区发射导弹。中国军方和海警船只越来越多地进入东海日本控制的岛屿附近海域,而北京声称这些岛屿属于中国。
出于对这些岛屿以及任何台湾冲突的溢出效应的担忧,日本已开始扩建该地区的军事设施,例如反舰导弹基地。日本官员还对中俄之间日益增长的军事合作保持警惕,包括在日本周边的联合海军和空军演习。2024年8月,中国一架军用飞机首次侵犯日本领空,遭到东京的谴责。与此同时,中国表示,一艘日本驱逐舰于7月驶入其领海。日本2024年的年度防卫白皮书1000多次提及中国,称其邻国正在“迅速建立包括核武器到网络战工具在内的军事能力”。中国则指责日本没有吸取历史教训,正在重蹈军国主义覆辙。
随着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步开放市场,包括松下和索尼在内的日本公司在中国开设了生产基地,向日益增长的富裕消费者销售产品。日本公司还看中了中国作为廉价劳动力来源的潜力。优衣库等公司在中国设立工厂或从中国公司采购商品,然后在日本和其他地区销售。中国现在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在双边贸易中仅次于美国。但这种关系正在迅速演变,日本公司现在处于守势,其市场份额正在下降。中国企业一直在提升价值链,直接与日本公司在生产汽车和电子产品等更昂贵的产品方面展开竞争。日本正逐渐成为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而不是成品供应商。包括低价服装零售商Shein在内的中国消费品牌正在日本扩张。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各地都对日本汽车制造商构成了竞争威胁。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11月份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58.4%的日本公司预计在2024年在中国实现营业利润。包括佳能和日立在内的一些日本公司已经撤出中国或缩减了在华业务。对日本公司来说,在华经商一直是不确定的,它们偶尔会被卷入政治风波中。最近,包括中国新的反间谍法在内的限制措施收紧,使日本公司更加警惕在中国投资,个人也更加谨慎地前往中国。近年来,对日本公民的逮捕事件加剧了人们的担忧。更糟糕的是,包括东京电子和尼康在内的日本科技公司受到了美国根据出口管制实施的制裁的打击,这些制裁限制了向中国出口用于制造最先进半导体的机器和化学品。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调查,截至2024年底,希望在中国和香港扩张的日本附属公司数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然而,中国仍然是日本机械、汽车和化学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地。日本仍然是中国公司无法生产的高科技产品的重要来源。尽管许多外国汽车品牌在中国举步维艰,但丰田汽车并没有放弃,据《日经新闻》2024年末报道,该汽车制造商计划在2027年左右在上海开设一家新工厂,生产豪华雷克萨斯电动汽车。
中国官员正准备应对唐纳德·特朗普第二次担任总统期间美国进口关税的增加,他们一直在努力加强与包括日本在内的美国盟友的关系。日本外相上川阳子于12月下旬访问中国,以加强经济和贸易关系,双方出台了促进旅游访问的新措施。上川阳子和中国外交部长也重申了两国在安全问题上保持对话的重要性。自疫情以来,中国游客涌回日本,中国学生在美日等国限制其大学入学机会后,也纷纷寻求进入日本高校就读。主要的争议焦点是东海岛屿,日本称之为尖阁诸岛,中国称之为钓鱼岛,总面积为3平方英里(7平方公里)。美国表示,这些岛屿在其与日本的安全条约的保护范围之内。自2012年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将部分岛屿从私人所有转为国有后,中国几乎每天都向该地区派遣海警和政府船只。2024年,进入该水域的中国船只数量创下纪录。中国和日本还在该地区的天然气田上存在竞争性主张。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在开头承认了中日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但整体基调偏负面,侧重报道了两国在领土、军事、经济上的竞争和摩擦,以及日本对中国军事扩张的担忧,负面情绪较强。
原文地址:Why Close Trade Partners China and Japan Can’t Get Along
新闻日期: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