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与美国贸易紧张加剧的背景下,12月份中国出口动能增强,进口也呈现复苏迹象。然而,年底的强劲表现部分归因于工厂赶在特朗普总统执政期间贸易风险加剧前,加紧向海外发货。出口一直是这个18万亿美元经济体的关键增长引擎,尽管该经济体仍受到长期房地产危机和消费者信心不稳的困扰。虽然决策者可以从最近的政策措施中得到安慰,这些措施使经济保持在“5%左右”的增长目标轨道上,但美国潜在的关税上调等挑战给2025年的前景蒙上阴影。
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于下周重返白宫,他已提议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引发人们对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可能再次爆发贸易战的担忧。此外,与欧盟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达45.3%的关税问题上悬而未决的争端,也威胁到中国扩大汽车出口和解决通货紧缩产能过剩问题的雄心。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由于中国新年效应和唐纳德·特朗普的就职典礼,12月份的贸易提前现象更加明显。”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将在1月28日至2月4日举行。
他还补充说,“进口增长可能受到铜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囤积的支撑,这是(中国)‘逢低买入’策略的一部分。”海关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0.7%,超过路透社经济学家调查中预测的7.3%的增速,也高于11月份6.7%的增幅。进口意外增长1.0%,为2024年7月以来最强劲的表现。经济学家此前预计会下降1.5%。中国上月贸易顺差从11月的974亿美元增至1048亿美元。同期,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从一个月前的298.1亿美元扩大至335亿美元。
中国海关发言人告诉记者,今年中国进口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分析师表示,由于人民币贬值,中国制造商在2024年设法在海外找到了买家,通过不断降价来弥补国内需求的低迷。因此,中国去年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5.9%,而同期进口额仅增长了1.1%。巴克莱银行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12月份出口额的两位数增长(由美国和东盟引领),以及PMI新出口订单的增加,支持了我们早先的判断,即关税威胁可能会影响未来几个季度的出口模式,即在新关税实施之前可能出现出货量激增,随后出现下降。”“总的来说,我们认为进口的温和增长和CPI通胀的缓解表明,近期国内需求的复苏仍然过于浅薄和疲软。”
市场对贸易数据的反应平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徘徊在16个月低点附近,而主要股指则下跌。在中国最近的刺激措施推动下,出现了企稳的迹象。官方调查显示,12月份,工厂活动连续第三个月保持温和扩张,而服务业和建筑业则有所复苏。韩国是中国进口的关键指标,其12月份对华出货量增长了8.6%,表明对技术产品的需求具有韧性。中国2024年的铁矿石进口量连续第二年上升,创下新高,因为价格下跌刺激了购买,尽管该国持续的房地产危机继续对钢铁需求构成压力,但需求依然强劲。
由于担心美国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关系,买家赶在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职前抢购美国大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去年也购买了创纪录数量的大豆。但数据显示,由于经济增长乏力以及燃料消费见顶抑制了购买,去年的原油进口量出现下降,这是过去二十年来,除新冠疫情引发的下降之外的首次年度下降。中国最高领导人已承诺在2025年放松货币政策,并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抵消外部压力,重振国内需求。政府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约为5%,这一目标在2024年有时很难实现。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强调了中国12月份出口的强劲增长和进口的复苏,以及中国为应对外部压力而采取的政策措施。这些积极的因素表明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增长潜力,因此给予了60分的正面情绪评分。
原文地址:China’s export surge amid trade tensions
新闻日期: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