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指出,中国未能摆脱通缩周期,目前正面临自1960年代毛泽东时代以来最长的经济范围物价下跌。这暴露了一个关键的脆弱性,而这一脆弱性很可能被去年年底的增长势头所掩盖。官方数据显示,通货紧缩在2024年持续了第二年。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25年,这将是自中国大跃进运动结束以来从未出现过的局面。大跃进导致中国陷入经济衰退,并造成数千万人死于饥荒。

虽然经济增长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以更快的速度实际扩张,但彭博社对15位分析师的调查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衡量经济中价格变化的最广泛指标)将在2025年达到负0.2%。相比之下,疫情前十年平均为3.4%。汇丰控股驻香港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表示,“刺激政策,特别是财政方面的刺激政策,在中国非常必要。我们看到其他经济体需要大规模的政策推动才能永久摆脱通货紧缩。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会在中国逐渐发生,但确实会非常缓慢。”

如果出口商不得不在海外面临障碍时寻找国内买家,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可能会使中国的困境恶化。本周五公布的数据还将反映出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和零售业的情况。几天后,美国总统将重返白宫,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这可能会严重打击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贸易。

中国无法摆脱通缩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房地产危机导致家庭财富损失估计达18万亿美元,这促使人们储蓄而非消费。即便如此,飙升的出口以及房屋销售和零售支出的改善可能足以帮助中国实现去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

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估计,在政府加大刺激力度后,中国2024年全年实际GDP增长达到4.9%。但由于国内生产和需求疲软之间持续存在失衡,生产增长可能超过了消费反弹。制造业已连续两年多萎缩,并且几乎可以肯定在2024年底再次陷入低迷。

标普全球评级首席亚太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经济的一个结构性特征是,许多公司愿意并能够在低盈利甚至负盈利的情况下维持甚至扩大产出和产能。这种情况不会很快改变。”

在10月至12月期间,GDP平减指数可能仍处于负值区域,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创下的纪录持平。彭博社的调查显示,该指数在2026年将改善至0.9%,在2027年将改善至1.4%。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表示:“负的GDP平减指数或疲软的名义GDP增长将通过微弱的企业利润和微薄的财政收入直接损害经济,并通过微弱的收入增长间接损害经济。”

尽管国内分析师对此话题讳莫如深,但由于债券收益率跌至历史新低,人们对根深蒂固的价格下跌的担忧已在中国债券市场显现。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学家私下或公开表示,中国需要解决低通胀问题,或将更多精力放在价格和名义增长上。

从长远来看,通货紧缩可能会成为商业和消费的沉默杀手。即使更便宜的商品似乎很吸引人,但危险在于,人们可能会因为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下跌而推迟购买。消费者支出疲软反过来会侵蚀企业的收入,进而减少招聘和投资,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尽管官员们正在准备今年采取更多扩张性政策,包括扩大预算赤字率和进一步降息,但他们尚未表现出经济学家认为对抗通缩所需的决心。上个月,高层领导人在一次确定议程的会议上只是含糊地承认了这个问题,他们承诺在2025年保持价格“总体稳定”。中国央行行长本周在一次讲话中称“低价格”是一个挑战。

尽管中国长期以来将年度通胀目标设定为3%,但这更多地被视为上限而非严肃目标。花旗集团表示,去年年末消费者通胀率仅比上年同期略有上升,可能会失去去年全年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周期性支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呼吁北京将通胀目标设定为2%,并围绕实现该目标制定政策。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吴戈上周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表示,这种做法在发达经济体中很常见,有助于塑造个人和公司的预期。

到目前为止,通缩压力在今年在房地产和制造业领域最为明显,而酒店和餐饮等行业的价格则有所上涨,这表明服务需求更具弹性。法国外贸银行的经济学家预测,由于工资增长放缓,服务业可能会在2025年面临更大的价格下行压力。法国巴黎银行表示,全球大宗商品成本也可能面临压力,这将抑制中国的通胀,此前中国的通胀已下降两年多。“经历残酷价格竞争的行业今年可能会看到一些较弱的参与者退出。这将有助于利润率和销售价格的恢复,” 马来亚银行投资银行集团的一位经济学家表示。但她表示,“只要国内需求保持疲软,价格复苏将是渐进的。”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房地产危机、消费疲软等负面现象。虽然提到了政府的刺激政策和经济增长目标,但整体基调偏向负面,强调了挑战和风险。

原文地址:China Is Facing Longest Deflation Streak Since Mao Era in 1960s
新闻日期:2025-01-1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