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人士透露,欧盟正计划在针对中国涉嫌对立陶宛实施经济胁迫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案件中争取时间。该案件此前已暂停一年,欧盟很可能在本周恢复审理。如果欧盟在本周末前不采取行动,该案件将失效,这可能会激怒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和一些欧盟成员国。
欧盟正试图在其与特朗普及其顾问的初步接触中寻求微妙的平衡。特朗普及其顾问曾公开表示,欧盟应采取更强硬的对华立场。彭博社早些时候报道称,任何放弃此案的举动都会让特朗普的团队感到沮丧。
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一项程序性举措,欧盟可能会在下周初再次暂停诉讼程序,以便整理证据。他们同时警告说,最终决定仍有可能改变。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拒绝置评。
欧盟于2022年向世贸组织对中国提起申诉,原因是北京在立陶宛允许台湾在首都设立代表处后,对其实施了贸易限制。中国认为台湾是其领土,并多次表示反对其他国家与台北政府进行官方接触。
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官员曾敦促欧盟继续推进此案。特朗普已誓言要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并威胁要对欧盟征收关税。他的团队还批评欧盟在对华问题上表现软弱。立陶宛的一些政治家也一直在呼吁恢复此案。
立陶宛外交部长凯斯图蒂斯·布德里斯在接受Ziniu Radijas电台采访时表示:“立陶宛正在敦促欧盟委员会继续推进此案。这关系到一个专制政权如何随意采取措施,且不在任何地方公开登记或宣布这些措施。”
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当时表示,中国正在对其成员国之一实施经济胁迫。美国和其他17个国家作为第三方支持了这一说法。立陶宛在2023年表示,与中国的贸易正在“复苏”,海关限制已经解除。2024年1月,欧盟决定暂停诉讼程序,引发了为期一年的游说活动。其他国家首都纷纷敦促布鲁塞尔不要放弃,担心这会开创一个坏的先例。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的逻辑是,欧盟很可能因为缺乏必要的证据而输掉此案,这将使欧盟显得软弱。其中一位人士表示,暂停此案是一种战术。
欧盟在世贸组织还有其他涉及中国的案件,包括专利使用费。欧盟还在多个领域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行了调查,包括公共招标、医疗设备采购和电动汽车。尽管北京方面施加了巨大压力,欧盟去年还是对电动汽车征收了关税。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多次提及中国对立陶宛的“经济胁迫”,以及中国采取贸易限制等措施,这些都带有负面色彩。此外,文章也提到了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在对华问题上不够强硬的批评,暗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存在不公平行为,整体负面情绪较强。
原文地址:EU Set to Buy Time in Its Economic Coercion Case Against China Over Lithuania
新闻日期: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