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开端,便以一系列关于能源和气候政策的行政命令拉开了帷幕。这些命令初看之下,充满了矛盾。

一方面,特朗普宣称要使美国成为锂、稀土等电池、高端磁铁及尖端国防工具所需矿物的全球顶级生产国。然而,另一方面,他又试图削减美国对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的需求,尽管这些产业恰恰是这些矿产的买家。

在另一项命令中,特朗普声称美国面临能源危机,因为其“不足且不稳定的能源供应”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他主张废除一系列环境和许可法规,以加速管道、炼油厂和发电厂的建设。然而,他对太阳能、风能发电或储能设施的建设障碍却视而不见,尽管这些能源在美国乃至全球的扩张速度都远超其他能源,且经济效益显著。

这些政策单独来看,似乎毫无道理。但当我们审视特朗普的能源议程时,就会发现其目的并非在于增强美国的能源供应,也并非为了刺激石油和天然气的新增供应,这似乎与特朗普捐助者的意愿相悖。

这些政策背后的逻辑,是为了尽可能扩大化石燃料的市场。特朗普希望长期锁定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这解释了他为何削弱家用电器的能效标准,为何废除政府对汽车和卡车的燃油经济性规定。

此外,尽管特朗普声称美国能源短缺,他却为天然气出口开了绿灯。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有望在2028年翻一番,而特朗普的紧急声明将为批准目前正在审批中的约六个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铺平道路。当前,美国天然气发电量居首。通过建设更多出口终端,向海外输送更多天然气,特朗普可能会将国内电力价格与全球天然气市场挂钩,从而推高美国消费者的成本。

诚然,天然气出口可以帮助美国的盟友,正如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所做的那样,特朗普在其行政命令中也提及了这一点。我能想象到天然气出口对全球安全至关重要的情景。然而,当特朗普试图吞并格陵兰时,他却无法令人信服地声称自己正在帮助欧洲。他这一系列政策的其他辩解也站不住脚。总而言之,特朗普一方面声称美国需要更多能源,另一方面又限制某些类型发电厂的建设,并增加能源出口。

然而,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故事。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却正在投资于未来主要依赖太阳能电池板等工业制成品的能源模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其电网主要依靠产生气候破坏的煤炭。但在过去十年中,中国通过法规和激励措施,建立起世界一流的电动汽车产业,以及庞大的太阳能和风能设备制造产业。如今,中国正乐于出口这些清洁能源产品。

美国在能源市场上的战略管理却显得不足。过去十年,随着特朗普的来来去去,美国的能源政策也在不断摇摆。美国在20世纪的领导地位部分源于其巨大的化石燃料储备。但在本世纪,政治精英们却难以处理这些仍然可观的资源:华盛顿迫使消费者依赖石油,允许汽车公司制造大型、低效的SUV,并让锂离子电池等关键能源创新从手中溜走。

现在,特朗普政府正试图延续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盛宴。他没有专注于石油和天然气可能最有用的经济领域,而是不惜一切代价扩大化石燃料的需求。他甚至可能削减资金,甚至拒绝批准任何令他不快或阻碍他的能源技术。

特朗普政府,至少其能源政策,暴露了他内部的紧张关系,包括他个人和其联盟之间的紧张关系。其中最大的矛盾在于特朗普对高关税的本能渴望与控制通胀的政治需求之间的矛盾。另一个矛盾在于他对贸易的憎恨与维持依赖与加拿大和墨西哥自由交换汽车零部件和原油的汽车和石油工业之间的矛盾。

还有他对化石燃料行业的政治忠诚与寻找为人工智能提供动力的新能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甚至他对风能的个人敌意,也必须与德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等平原州对风力涡轮机发电的依赖程度进行权衡。

这种对紧张关系的巧妙操控,就像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本身的存在一样,至少以其当前的状态,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但它还能维持一段时间。当这场闹剧最终落幕,当那些跳动的花哨饰品坠落到地面时,美国人将会在一个被彻底改变的世界中醒来。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在最后一段提到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进步,并暗示美国在能源政策上的落后,以及对美国能源政策的批评,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但整体上不是主要表达负面,所以打20分。

原文地址:Opinion | Trump’s Energy Policy is Full of Contradictions — on Purpose
新闻日期:2025-01-24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