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报摊老板预备应对人民币贬值。

货币交易员若想寻找下一个重大投资思路,不妨与香港中环一位名叫Wong的报摊老板聊聊。她的报摊是该市繁华金融区众多街头摊位之一,向从富裕高管到观光旅游的中国游客等各色人群销售报纸、杂志和瓶装水。

形形色色的顾客群体让Wong成了一位非正式的货币交易员——而现在,她押注人民币兑港元将贬值至平价。过去三年,人民币兑港元已贬值超过12%,正朝着2007年以来的首次平价水平迈进。这一贬值加剧了内地游客的担忧,鼓励当地居民过境消费,并迫使香港各地的消费者和企业做出调整。

Wong在她的报摊旁竖起了一块牌子,要求任何想用人民币支付的顾客接受与港元一比一的汇率。她说,游客之前对这一汇率嗤之以鼻,但现在越来越愿意接受。有些人甚至要求她直接进行货币兑换,而无需购买任何商品。

人民币贬值是受到通缩压力、资本外流和债券收益率蒸发的影响。相比之下,港元在美元升值期间与美元挂钩,价值正在飙升。货币的变动加剧了香港的压力,香港11月份的零售额同比下降7.3%,连续九个月下滑。

最悲观的预测认为,到第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贬值至接近7.75的水平,这将使人民币接近港元兑美元的允许交易区间的上限。人民币贬值也有一些积极的方面,至少对金融从业者来说是如此:追逐更高回报的内地投资者增加了,推动通过中港债券交易链接的南向资金在12月创下历史新高。随着借款人寻找更便宜的融资选择,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量激增。

但许多与香港有联系的人表示,这两种货币之间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一个痛苦的临界点。在香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内地学生Edith就是受到人民币兑港元贬值影响的人之一。她预计,由于人民币贬值,她的学位费用将比之前计算的多出约2万元人民币(2760美元)。“我来自内地的同学和朋友都在抱怨港元走强,”Edith说,由于隐私问题,她只要求透露自己的名字。广州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员工Cherry Su为了克服资金流出内地的限制,转而求助于朋友,提前支付港元健康保险计划。

Su去年签订了这项保险计划,签约支付25年。但在越来越担心汇率进一步走弱后,她依靠非正式渠道来帮助她提前支付大笔款项。

这一举动也重新引发了关于香港与美元挂钩41年的货币制度的难题。关于香港维持其美元挂钩制度的时间的猜测不断增加,但随着美元飙升,中国政府仍在努力使经济重回正轨,这种讨论变得格外重要。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本月早些时候试图平息猜测,表示“我们无意也认为没有必要”改变货币制度。但这一声明似乎并没有结束关于该制度未来的讨论。

香港夜总会大亨表示,“显然,在任何商业中,你都应该始终有B计划——让我们研究任何其他可能的方案”,他指的是港元与美元的挂钩。如果人民币进一步贬值,“我们将陷入麻烦”。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客观描述了香港和中国内地之间的货币关系和经济现象,但整体基调偏向负面,突出了人民币贬值的负面影响,以及由此给香港经济和个人带来的压力,例如零售额下降,学生学费增加等,还暗示了香港货币制度可能面临的挑战。虽然也提到了部分积极影响,但负面情绪明显更强。

原文地址:This Hong Kong Newspaper Seller Is Preparing for a Yuan Crash
新闻日期:2025-01-24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