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纳德·特朗普就职典礼后数小时,台湾立法院投票冻结了数十亿美元的国防开支。此举引发了一些担忧,他们担心这可能会使以交易著称的美国总统感到沮丧,特朗普此前已要求台北为美国的保护支付“更多”费用。美国是台湾的主要盟友和武器供应国。台湾是一个民主治理的岛屿,也是半导体强国,中国共产党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尽管从未控制过台湾,并誓言必要时将以武力夺取。反对派主导的冻结国防开支的投票凸显了台湾总统赖清德面临的国内挑战,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加大外交和军事力度,以孤立和恐吓台湾。
赖清德的政党在台湾动荡的议会中缺乏多数席位,这使他通过立法以巩固美国的支持以及获得白宫一位反复无常的美国总统的批准的能力受到质疑。“如果没有足够的预算来持续改进台湾的国防改革和能力,国际社会将怀疑台湾保卫自己的决心,”赖清德周二在脸书上发帖说。赖清德政府还抨击了反对派支持的预算冻结,该冻结涵盖了当地设计的潜艇和本土无人机计划。台湾行政院长卓荣泰周四告诉记者,此举是“自杀式的”,而国防部长顾立雄则表示,这向美国发出了“错误的信号”。
特朗普重返权力——以及他的“美国优先”议程——让台湾对华盛顿在中国入侵时对台湾的承诺感到担忧。几十年来,尽管缺乏正式外交关系,美国仍与台北保持着密切的安全伙伴关系。根据《台湾关系法》,美国在法律上有义务向台湾提供自卫手段。然而,华盛顿对于将如何回应入侵一直保持着刻意的模糊态度——这一政策被称为“战略模糊”。去年,美国情报评估表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已命令其军队在2027年前做好入侵准备,但评估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入侵会在2027年发生。
在特朗普上任前几天,台湾国防部罕见地承认华盛顿已签署一项为期两年的协议,在台湾岛上的海军基地训练台湾士兵。虽然台湾此前已确认美国军事训练人员的存在,但军方发布此类交流的细节是不寻常的。但特朗普对台湾的支持不如他的前任乔·拜登那样直言不讳。去年,他错误地指责台湾窃取了美国“几乎100%”的半导体产业。他还表示,台湾应该为美国的保护支付更多费用,同时暗示美国由于距离遥远,难以保卫台湾。特朗普还多次呼吁台湾将其国防开支增加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比目前的拨款增加四倍。分析师告诉CNN,这一要求是不现实的,并指出台湾已经积压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未交付的美国军事装备。
在台北街头,一些居民告诉CNN,他们担心新的美国政府会如何看待政治争吵。“我希望台湾立法院不要让自己难堪,并在外国面前丢脸,”国立台湾大学的研究生王成义说。“这可能会让人觉得,虽然台湾在某些方面做得很好,但在政治上却相当不稳定。”对于只透露姓氏的75岁台北居民徐女士来说,促进政治团结的关键很简单。“每个人都应该坐下来谈,”她说。“台湾必须平衡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我们很小。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大哥不高兴。这是一个微妙的局面。”
虽然台北装备了大量美国武器,但它明显不如北京,北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常备军队,其国防开支约为台湾的11倍。国防专家还担心台湾后备役训练的有效性以及军队在向不对称战争(一种侧重于无人机和便携式导弹等小型、难以探测的武器的战略)过渡方面的进展缓慢。虽然台北近年来加快了军事改革,但包括外交关系委员会在内的一些观察人士表示,它需要做更多的事情。不仅仅是台湾的军队面临预算挑战。
本周早些时候,连接台湾与外岛马祖的海底电缆因“自然退化”而断裂,据该岛的数字事务部称。这些岛屿由台北控制,但位于中国海岸附近数英里处,此前在2023年相同电缆损坏后也曾出现互联网中断。该部门警告说,新的预算削减——涵盖了从医疗保健到外交事务的所有领域——将削弱其修复关键基础设施的能力,突显了可能被北京利用的漏洞。
主要反对党国民党国际事务负责人黄介正为冻结国防开支辩护,并质疑在第一艘潜艇甚至完成海上试验之前就大量投资潜艇计划的有效性。“我们不反对本土武器系统的开发。但是,我们强调我们需要非常谨慎,以确保我们自己设计的潜艇能够实际工作,”他告诉CNN。但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员严伟婷表示,“格外糟糕”的是,台湾的国内政治争吵阻碍了台湾向特朗普团队传递统一的信息,即台湾认真对待自己的国防,值得美国继续支持。“无论特朗普是否就职,随着中国对台湾的侵略日益加剧,继续增加台湾的自卫预算确实是台湾的头等大事,”严伟婷说。“那绝对不是一个好信号。”
台北学生叶欣薇表示,台湾庞大的半导体产业为全球人工智能革命提供了许多芯片,这才是对北京更好的威慑。“世界需要我们的芯片,所以我认为中国不会冒险发动战争,”他告诉CNN。“我们需要做好准备,但也许不必太担心。”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5
原因:
文章提及中国对台湾的军事威胁和可能的入侵,以及台湾在国防预算方面的内部争论,这些都对中国形成了一定的负面描述,但负面程度有限
原文地址:Taiwan’s divided politics undermine defense resolve as Trump returns
新闻日期: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