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罕见出现对药品降价计划的异议

中国国内对国产药品质量的担忧正在引发罕见的公众愤怒。上海一位著名外科医生指出,麻醉剂无法使病人入睡;北京一位受人尊敬的心脏病专家质疑降压药未能有效控制血压;一家知名在线健康平台的前编辑甚至指责国内制药商存在欺诈行为。

本周,一些顶尖医生和医院领导呼吁政府改变其为公立医院采购药品的方式,这些担忧引发了公众讨论。在中国,政府对公众批评保持着严格控制,这种公开的审查爆发实属罕见,是对北京降低医疗成本运动的公开谴责。官员们正在努力加强中国国家医疗保健系统,该系统正面临财政压力,部分原因是人口迅速老龄化。

这项于2018年实施的政策鼓励制药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并成功地大幅降低了药品价格。但今年,外国品牌药品基本上从政府的国家医保覆盖和公立医院提供的药品清单中消失了。这一变化有效地排挤了许多不愿与中国公司竞相以极低价格出售药品的外国制药公司。

现在,医生们对一些国产药物的疗效敲响了警钟。医生们正在寻求改变,以便让患者可以选择为替代药物支付更多费用。上海莱克咨询公司的医疗保健专家兼合伙人Helen Chen表示:“一直以来都有人抱怨,如果价格降低,制造商就会偷工减料。现在,一些公众声音表示这种情况正在发生。”

在多年未能降低成本之后,政府创建了一个中央招标系统,该系统倾向于更便宜的药物,其中大多数是中国公司生产的仿制药。作为交换,政府保证从每个供应商那里购买更多。

公立医院约占中国药品市场的70%。使用私人诊所的患者更容易获得更广泛的药物选择,包括外国品牌。

根据最新的政府数据,这项名为“批量采购”的年度招标系统已使大多数药品的价格降低了一半以上,并在头五年为北京节省了超过500亿美元。

上海著名瑞金医院外科主任郑民华在当地一家国家媒体的视频采访中表示,“国家采购系统确实可以压低价格”。但他补充说,“以如此低的价格,药品的质量可能不可靠”,并列举了几个例子,包括引起过敏的抗生素、未能降低血压的降压药以及未能发挥作用的泻药。

郑医生是本周向政府提交提案的20多名医生和共产党党员之一,该提案将允许患者获得原研品牌药物,即使该药物不在批准的采购清单上。保险报销将根据药物是原研品牌药还是仿制药进行调整。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科主任陆长林也提交了一份类似的提案,建议不应强迫医生和患者使用采购清单上的药物。

来自医疗界的反弹如此强烈,以至于负责国家医疗保险的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派遣官员前往上海与医生交谈,并检查药物的临床数据。本周,该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没有规定禁止购买或使用进口和品牌药物。”

在公众强烈抗议之后,一些医疗专业人士开始审查一些仿制药的试验。杭州市中医院的医生夏志敏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将原研药物的试验数据与同一药物的仿制药形式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有太多相似之处,从而对数据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夏医生说:“这些数字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都完全相同。”夏医生是医疗专业人士的热门在线论坛“丁香医生”的前副主编。

他说:“中国仿制药质量很差。”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个部门在周五的一份声明中承认了数据重复,称这是“在披露相关产品信息时出现编辑错误”的结果。

当许多人因中国房地产低迷和消费经济不景气而感到不安全感时,这个问题触动了人们的敏感神经。

一位颇受欢迎的播客主持人、记者孟昶在一条后来被删除的社交媒体帖子中写道:“如果这还不是底线,我不知道什么是底线了。”

孟先生写道:“绝大多数好医生都在公立系统工作。但是现在,当你想要进口药品和手术设备时,你必须去私营部门。”

大多数中国家庭生病时都会去医院看病。国家医疗保险(各省的医保政策各不相同)通常平均报销处方药费用的近四分之三。

在社交媒体上,一些患者和医生表示,医院里仿制药品牌的兴起使得甚至很难找到像拜耳的Avelox抗生素药物这样的原研外国品牌药物。

来自中国东北的医生李翔讲述了一个故事,她的一个家人需要一种在公立医院不再提供的进口药物。但当她试图联系制造商的代表时,她被告知该药已缺货。

李医生批评了政府的采购系统,称该系统导致了人们不想使用的药物过剩,而替代药物却太少。

李医生写道:“你说医疗保险快用完了,你不能用它来购买进口药品。我理解这一点。”但她补充说,她愿意做任何事情,甚至卖掉房子,以确保获得进口药物。“我不会冒险改用其他替代品,因为担心药物不起作用,病情会复发,”她写道。“这关系到家人的生命。”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着重描述了中国医疗系统中药品质量问题,以及医生和公众对政府药品采购政策的强烈不满,揭示了政府在医疗改革中面临的挑战和公众的不信任感。虽然作者也提到了政府采取的措施和一些医生的正面观点,但文章的整体基调偏向负面,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和广泛性。

原文地址:In China, Rare Dissent Over a Program to Save on Drug Costs
新闻日期:2025-01-2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