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裔作家笔下的移民血泪史:歧视、排斥与抗争

我喜欢去加利福尼亚旅行,在很多方面,它就像我的家一样。我的兄弟姐妹分别住在圣地亚哥和圣何塞。1979年末,当我的家人从菲律宾搬到美国时,我们曾在橙县的姨妈家住了一段时间。我在那里找到了我的第一份美国工作——在富勒顿一家日报的装货码头把成捆的报纸扛到卡车上。当然,并非一切都一帆风顺:几位朋友和亲戚的房产在洛杉矶尚未完全扑灭的毁灭性野火中化为灰烬。不过,这座城市多元化的人口在灾难中团结起来,其韧性令人鼓舞。这个大都市的繁荣依赖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他们的前辈的牺牲也不应被遗忘,尽管对于每个人来说,加利福尼亚州并非总是闪耀着光芒。加利福尼亚和美国西海岸有着他们自己黑暗的历史。

今年一月,在我短暂的访问期间,我对此可能更加敏感——就在火灾发生之前——因为我一直在阅读一本非凡的书的预告,《异乡客:排斥、归属以及在美华人的史诗故事》。它的主要焦点是美国19世纪的后半叶,但与21世纪的美国之间的相似之处值得重复,哪怕只是为了防止历史重演。《纽约客》的编辑迈克尔·罗(Michael Luo)选取了一个大多数像我这样的华裔人士都隐约意识到的主题,并将其转化为一个既可怕又引人入胜的故事。尽管黄金推动了该地区被并入联邦,但加利福尼亚和西海岸的融合却是一段丑陋而暴力的传奇,其中充斥着种族仇恨、枪击和私刑、贪婪和残酷——以及为了赢得选票和满足嗜血的民粹主义愤怒而对美国理想的扭曲。

当我坐在我哥哥的房子里阅读罗深入研究和令人心碎的关于被摧毁的生活、被破坏的承诺和谋杀政治的描述时,加利福尼亚的阳光不禁变得阴险起来。在这本书的背景下,所谓的太平洋各州看起来像是一部恐怖的地理志,反华大屠杀席卷了旧金山、尤里卡、塔科马、西雅图、萨克拉门托等知名城市以及许多较小的社区。1871年,当洛杉矶的人口刚刚超过5000人时,数百人的暴徒袭击了居住在那里的约200名华人,并杀害了18人。特别令人厌恶的是对白人的描述——男人、女人和儿童,不仅仅是当地民兵——他们兴高采烈地殴打华人,并将他们从唐人街和工作场所赶走,在此过程中杀害了许多人。试图通过司法途径进行补救的努力常常以无罪释放告终。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十年。罗向我们提供了被遗忘的受害者的名字,以便我们能够停下来哀悼片刻,哪怕是迟来的哀悼。

仇外心理在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达到顶峰,当时一系列联邦法律——在选举周期的推动下——有效地切断了来自中国的移民。大多数合法留在美国的华人都是二等公民和贱民,直到二战的地缘政治和随后的几十年才解开了人口结构的现状。像19世纪后半叶的爱尔兰人、德国人、瑞典人和其他欧洲移民一样,华人来到加利福尼亚是为了赚钱。起初是为了开采和淘金;当这些收入减少时,他们找到了工作,在山中开凿和爆破,以建造将美国西部与国家其他地区连接起来的铁路。但他们并没有得到持久的欢迎:刚刚为奴役黑人而进行过一场自相残杀的内战的白人,不会容忍“蒙古人”——在几种不再礼貌的称呼中稍微文明一些的称呼——侵入他们认为自己是神权的领域。事实上,由欧洲移民创立的新兴工会是反华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对于华人来说——他们为了支持家乡贫困的家庭而被黄金所吸引,但又被美国的美德所吸引,想要在新土地上建立家园——这种敌意是忘恩负义和虚伪的极致。

导致华人移民被禁止的动态主要受到国内政治和激情的驱动。但罗也提到了更广泛的因素在起作用。在19世纪后半叶,统治中国的清朝正在衰落,但仍然有足够的力量来规范和促进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并对其侨民遭受的暴行表示外交上的担忧。1868年,美国与清朝签订了一项贸易条约,保证了华人移民到美国——这是美国试图在一个拥有4.5亿人口的市场中建立立足点的一部分。在一段时间内,该协议阻止了美国政府屈服于太平洋沿岸各州和领地要求彻底驱逐所有华裔居民的要求。中国皇帝曾经鄙视与西方的贸易,但他们被英国人强行推入了全球化的“自由”或自由贸易秩序——英国人通过合法向其公民出售鸦片的权利来纠正其与北京的贸易失衡。世界经济的融合——由英国和西方战舰强加——可能导致了更开放的边界,但也造成了巨大的我们与他们之间的群体。

在中国,有因对外国人感到愤怒而引发的骚乱,甚至是整个叛乱。在东欧——一个由普鲁士、俄罗斯和奥匈帝国瓜分的不同民族地区——反犹大屠杀(来自俄语单词“摧毁”)与美国西部的白人试图驱逐华人大约在同一时间发生。我不是专家,无法评论全球化贸易如何加剧了现有的敌意,但对资源的竞争似乎经常沿着种族界限重新配置。美国花了半个多世纪才开始改变其排斥性政策。这一改革需要一场世界大战:当日本袭击珍珠港时,美国发现自己站在了东京的另一个敌人——中国的一边,华盛顿需要中国来牵制亚洲的日本人,而美国则奉行欧洲优先战略。20世纪40年代移民限制的放松和20世纪60年代规则的重新制定——受到民权运动的启发——导致了今天多元化的美国景观。现在,美籍华人的人数为470万,占亚裔美国人总数2000万中的一部分——或占美国人口的1.6%,他们都在追求自己的美国梦。在19世纪80年代,被认为的华人威胁总数为13万人,占总人口5000多万(略高于1/4%)——但针对来自所谓令人反感的帝国的移民的狂热的本土主义号召,让政府不寒而栗,并导致了镇压。今天,包括学生在内的在美华人,在华盛顿两党呼吁面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威胁时,感到不受欢迎。美国大学中的中国学生人数下降可能表明了这种敌意:现在的数字是29万,低于最高的37.2万。

如果北京与华盛顿之间的裂痕加剧,这种敌意会蔓延到美籍华人吗?罗写这本书的部分动力是2016年在纽约街头发生的一件事,当时一位妇女告诉这位在美国出生的作家“滚回中国”。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赋予所有在该国出生的人“出生地公民权”。这现在是特朗普政府的目标,因为它试图改写美国的移民政策。但该条款已经在最高法院面前进行了测试。1898年,大法官们以6比2的投票结果裁定,通过在美国出生而获得的公民身份不能被剥夺——确认了王金 Ark,他在旧金山出生,父母是中国帝国的公民,他是一名美国人,在与父母一起在他们的家乡度过一段时间后,合法地重新进入了该国。这是在那个黑暗时期,在美华人可以声称的少数胜利之一:这是一个所有在美国出生的人——无论什么种族——都可以感谢华人的裁决。就目前而言。更多来自彭博观点:想了解更多彭博观点?或者您可以订阅…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详细描述了美国历史上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和暴力事件,揭示了美国社会对华人的排斥和不公正待遇。虽然文章也提到了华人为美国发展做出的贡献和最终的平权,但是负面情绪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历史的伤痕是深刻的。对中国的情绪负面评价主要体现在对清朝晚期统治的负面描述,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华人移民的处境。

原文地址:Michael Luo’s Strangers in the Land Chronicles Chinese-Immigrant Struggle in US
新闻日期:2025-01-2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