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现化石或将为人类家谱增添新分支。
人类的进化史漫长而曲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复杂。过去二十年的发现为人类家谱增添了新的分支,包括弗洛勒斯人(俗称“霍比特人”)和体格健壮的纳莱迪人等物种。2010年,在西伯利亚阿尔泰山脉的丹尼索瓦洞穴中发现的一块粉红色指骨也引出了一个独特的古代人类种群——丹尼索瓦人的概念,今天一些人身上仍然可以找到他们的血统。现在,研究人员正试图解开一些类人化石的谜题,这些化石几十年来一直无法解释。这些在中国不同地点发现的头骨碎片、牙齿和下颚,让一些研究人员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古代人类亲戚的遗骸。科学家们提出,这种大脑比现代人类大得多的人类祖先应该被命名为“巨颅人”(Homo juluensis)。
对新认定物种的命名似乎对一些专家来说存在争议。但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教授克里斯托弗·贝和他的同事、来自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高级教授吴秀杰认为,这个物种可能也包括难以捉摸的丹尼索瓦人——尽管尚未发现与这个穴居人群相关的头骨样本。
自2007年发现以来,天文学家一直在试图确定来自太空的神秘快速射电暴的原因。这些闪光在几毫秒内释放的能量比太阳一天释放的能量还多。现在,加拿大氢强度测绘实验射电望远镜帮助研究人员确定了最近描述的两次射电暴的来源。科学家们将其中一次追溯到一颗名为磁星的快速旋转恒星周围的湍流、磁活动区域。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另一次脉冲来自遥远的老年死亡星系的郊区,该星系不再产生恒星。截然不同的起源点让天文学家相信,这些闪光可能发生在不同的环境中。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解开这种现象的原因。
刷尾负鼠的外形和用来装幼崽的育儿袋,可能让人误以为它是微型袋鼠。但这种小小的有袋动物也有不那么友善的一面:当受到捕食者威胁时,它会将其育儿袋中的幼崽弹出并跳开逃跑。这种残酷的策略对于一个数量减少了 90% 的物种来说是生存所必需的——甚至一度在南澳大利亚的约克半岛消失。保护工作正在使刷尾负鼠重返其原生地,在那里它发挥着关键的生态作用。当这些有袋动物挖掘主要食物——地下真菌时,它们会使土壤通气并促进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植物生长。
一个 Ring 门铃摄像头捕捉到了一颗陨石撞击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一户人家前走道的那一刻——当地教授乔·维拉杜姆几分钟前还站在那里。科学家们现在已经证实,这块以附近首府城市夏洛特敦命名的样本确实是一块七月份坠落到地球上的太空岩石。虽然之前有视频记录了陨石撞击事件,但这是第一次在如此近距离看到陨石撞击,而且还有声音。这块太空岩石可能在我们的太阳系中飞驰了数百万年,最终落户于它新的家园:阿尔伯塔大学陨石收藏馆。
火星的低地覆盖着数千个土丘,它们可能掌握着了解这颗红色星球过去的关键。这些高耸的地貌类似于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边境纪念碑谷的孤丘和台地。根据对轨道图像的新分析,40 亿至 38 亿年前存在的古老水流可能侵蚀并塑造了这些地貌。这些土丘包含矿物质层,可以揭示火星上水的历史,欧洲航天局的 ExoMars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探测器预计将于 2028 年发射,可能会对其进行调查。这些地貌还提供了对火星上最大的谜团之一的见解——为什么这颗行星在其南半球的高地和北半球的浅平原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事实:
— 地核中的熔融金属产生一个不断移动的磁场,这意味着磁北极不是固定的。它现在比五年前更靠近西伯利亚——并且它正在继续向俄罗斯漂移。
— 摄像机陷阱帮助科学家在东南亚国家一个几乎未被探索的地区发现了稀有物种,包括马来熊和柬埔寨首次记录到的极度濒危鹿种——大角麂。
— 丹麦的考古学家挖掘出了数百个刻有太阳图案的圆盘。研究人员认为,石器时代的农民埋葬这些“太阳石”是为了应对近 5000 年前发生的毁灭性火山爆发。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80
原因:
文章报道了在中国发现的化石,并可能对人类进化研究做出重要贡献,整体上是对中国科研的正面报道,但并非完全聚焦于中国,故给80分。
原文地址:Fossils found in China may add a new branch to the human family tree
新闻日期: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