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型激光设施引关注,或成未来能源竞赛领跑者**
据卫星图像显示,中国西南部一片崎岖地带正在崛起一座巨大的X形建筑。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是一座大型核聚变研究设施,预示着中国正加速掌握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能源技术,但也有可能被用于加强核武器的研发。
美国CNA公司的分析师德克尔·埃弗莱斯多年来持续关注该设施。早在2020年,一位美国官员公布的图像就显示了包括四川绵阳附近这处地点在内的多处疑似中国核设施。当时,那里还只是一片空地。但解除疫情封锁后,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埃弗莱斯获得的合同文件显示,该项目被描述为“激光聚变”设施。
如果该设施确为激光设施,它将为研究极端条件下的材料提供独特的途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惯性聚变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布莱恩·阿佩尔比表示,该设施能够创造出“通常存在于恒星中心或核武器中的压力”。
埃弗莱斯指出,卫星图像中显示的四个巨大臂状结构是“光束室”,能够将激光射向高耸的中央塔楼,塔楼内设有包含氢同位素的靶室。激光能量将氢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能量爆发,这一过程被称为“点火”。核聚变有望提供丰富、清洁的能源,且不会产生像当前核裂变技术那样具有长寿命的放射性废物。
世界各国和企业都在竞相掌握这项技术。美国长期以来处于领先地位。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国家点火装置(NIF)也采用激光点火技术,并在2022年取得了巨大的聚变能源突破。NIF的科学家首次实现了净能量增益的核聚变反应(尽管他们没有计算为激光器供能所需的能量)。这是在地球上重现太阳和其他恒星能量来源的数十年努力中向前迈出的一大步。但中国的新设施可能预示着中国正开始取得领先地位。
行业监测机构Fusion Energy Insights的首席执行官梅兰妮·温德里奇表示:“这表明他们对聚变非常重视。他们正在果断行动,快速推进并完成任务。”埃弗莱斯估计,中国绵阳研究中心将比美国的NIF大50%左右,一旦建成,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同类设施。更大的规模可能带来优势。阿佩尔比表示,更大的激光器能够实现更高的压力,并能压缩更多的材料,从而可能提高核聚变实验中获得的能量。不过,他也提醒说,即使使用非常大的激光器,实现成功的聚变实验也“极具挑战性”。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已联系中国国防部和科技部寻求置评,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专家表示,该设施还使中国能够研究核武器。中国和美国都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缔约国,该条约禁止核爆炸。核武器释放的能量水平很难用计算机和其他传统方法进行模拟。埃弗莱斯表示,这正是激光点火聚变设施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它们可以将高功率激光照射到各种材料上,以模拟核爆炸后最初几微秒内的条件。
亨利·L·史汀生中心(Henry L. Stimson Centre)的核政策分析师威廉·阿尔伯克对路透社表示:“任何拥有NIF类型设施的国家都可以并且可能会提高其信心并改进现有武器设计。”埃弗莱斯表示,对该设施的一种积极解读是,它可以确保中国不计划进行任何爆炸性核试验。但他补充说,这也可能使他们能够开发更复杂的设计,包括更小的核武器。
一些专家认为,绵阳基地最终可能成为一种不同类型的聚变设施,即聚变和裂变的混合体。聚变工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安德鲁·霍兰德表示:“如果事实证明是这样,那就特别令人担忧。”这将是中国本土技术,“可能比西方国家同类型的任何技术都更强大”。
无论如何,霍兰德对CNN表示,该设施“显然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的一部分”。他补充说,美国目前在聚变竞赛中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正在快速前进”,并已表明它可以比任何政府项目更快地从概念走向完成。“现在是建设的时候,是投资的时候,”霍兰德说。“如果美国及其盟友不这样做,那么中国将赢得这场竞赛。”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强调了中国在核聚变研究领域的进展,以及该设施可能带来的能源突破。文章指出,该设施一旦建成,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同类设施,且中国在该领域正快速前进,有望在未来能源竞赛中取得领先地位。此外,文章还提到核聚变有望提供丰富、清洁的能源。
原文地址:China is building a giant laser to generate the energy of the stars, satellite images appear to show
新闻日期: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