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地区角力:美中竞逐影响力,罕见外交争端浮出水面**
太平洋盟友之间通常不会公开争端。然而,新西兰与基里巴斯之间罕见的公开争端,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于这个贫困且孤立的岛国。在气候危机对其构成生存威胁的背景下,世界大国正竞相争夺该地区的主导权。
上周,新西兰右翼政府意外宣布对其太平洋邻国进行援助审查,表面上是由于一位高级官员受到了“怠慢”。据一位基里巴斯部长称,这给大约12万居民带来了“严重焦虑”。根据洛伊研究所的数据,2022年外国援助占基里巴斯国民收入的18%,新西兰是其最大的捐助国之一。
这个由33个珊瑚岛组成的密克罗尼西亚国家,散布在太平洋中部一块偏远地区,面积达350万平方公里,比印度还大。尽管人口稀少,基里巴斯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专属经济区之一。由于其靠近夏威夷和美国在关岛的军事基地,随着大国争夺亚洲和美洲之间广阔水域的影响力,它也具有战略重要性。
这场外交风波使中国和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争夺影响力的斗争再次受到关注。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府威胁要扰乱美国在该地区的关系,太平洋地区领导人担心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90天的援助冻结,将对脆弱的社区产生影响。
**外交争端**
这场争端上周爆发,新西兰副总理突然采取行动。新西兰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的一位发言人告诉CNN,在基里巴斯总统塔内蒂·马茂取消了一次计划中的会晤后,彼得斯将对基里巴斯数千万美元的援助进行审查。彼得斯原计划上个月率领一个代表团访问基里巴斯,其中包括移交新西兰资助的价值1400万美元的医院升级项目。但彼得斯的发言人说,在他们预定抵达的前一周,基里巴斯告诉代表团,同时担任外交部长的马茂“无法”接待他们。
彼得斯办公室补充说:“缺乏政治层面的接触,使我们很难就发展计划的共同优先事项达成一致,并确保其目标明确,物有所值。”2021年至2024年间,新西兰对基里巴斯的援助承诺总额为5700万美元,投资于卫生、教育、渔业、经济发展和气候适应。
一位分析师表示,新西兰出人意料地决定审查整个援助计划,源于彼得斯“对多次与基里巴斯政府接触的外交努力遭到拒绝的深深失望”。新西兰梅西大学国防与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安娜·鲍尔斯说:“新西兰一直难以与基里巴斯政府接触,包括在新西兰正在支持的卫生、气候和教育等关键领域。”
然而,基里巴斯将这种情况描述为一场误会。基里巴斯总统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说,它“惊讶地得知”有关于彼得斯访问的媒体报道,“该访问仍在积极谈判中,基于将探讨其他日期的理解”。
**背后真相**
专家表示,这场争端可能反映了西方国家普遍担心,它们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正受到中国外交和经济扩张的削弱。在争端公开之际,马茂正在访问基里巴斯两个最近的邻国。“基里巴斯已经明确表示,它在该地区的首选伙伴是谁:斐济、瑙鲁,当然还有中国,”鲍尔斯说。“正如我们刚刚看到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与基里巴斯接触并获得他们希望获得的那种接触方面都面临挑战。而中国根本没有遇到同样的挑战。”
近年来,许多太平洋国家与北京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2019年,亲华总统马茂主持了基里巴斯从台湾到中国的外交关系转变,这是几个太平洋国家之一。批评人士说,在马茂的领导下(他于去年10月连任第三届总统),基里巴斯采取了专制和孤立主义的姿态。去年,一位著名的反对派领导人对2022年基里巴斯和中国之间签署的10项协议缺乏透明度表示担忧。同年,马茂还退出了太平洋岛屿论坛,威胁到这个18个成员国组成的集团的团结,而当时该地区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地缘政治压力。它于2023年重新加入,尽管有些人怀疑北京在退出决定中插手,但中国外交部驳斥这一说法“完全没有根据”。
太平洋安全伙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也对基里巴斯和所罗门群岛上身穿制服的中国官员的存在表示担忧。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比较政治学教授乔恩·弗兰克尔说,新西兰公开这场争端是“不明智的外交”。但他补充说,惠灵顿最终不太可能削减援助计划。弗兰克尔说,尽管北京是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对基里巴斯的援助水平并不特别高”,“其中很多只是赠款援助,可能不会产生任何发展影响。”
周三,库克群岛总理马克·布朗宣布下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讨论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这加剧了人们对北京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担忧。库克群岛与新西兰自由联合,这意味着其人民持有新西兰公民身份。新西兰外交部的一位发言人告诉CNN,新西兰和库克群岛政府在“许多问题上”“目前意见不一致”,包括在“与其他国家的政策和伙伴关系”方面缺乏透明度。外交部表示,希望库克群岛政府就“具有重大战略和安全影响”的“任何重大国际协议”与惠灵顿充分磋商。
**美国的担忧**
在前总统乔·拜登的领导下,美国加强了言论,以及对太平洋地区的国防和安全援助,以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地区影响力。它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斐济签署了安全协议,续签了与帕劳、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马绍尔群岛的自由联合协定,并在所罗门群岛开设了大使馆。但根据洛伊研究所的太平洋援助地图,2022年美国对太平洋地区的援助仅占该地区海外资金的7%。“人们感到担忧的是,美国未能像太平洋地区的许多伙伴所希望的那样在该地区取得尽可能多的进展,”鲍尔斯说。
拜登政府曾试图重新开放驻基里巴斯大使馆,但没有成功,而且美国“在当地的影响力很小,”她补充说。鲍尔斯说,随着特朗普重新掌权,人们更加担心削减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资金,以及华盛顿即将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和世卫组织,“将进一步损害美国在该地区的声誉”。
气候危机是该地区最大的安全问题之一。太平洋岛屿是受气候影响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尽管它们对全球排放的贡献最小,但却不成比例地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变暖、珊瑚礁的消失、海洋酸化、淡水和鱼类供应的减少,以及来自更强飓风的灾害恢复支持,都是最紧迫的问题。
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詹姆斯·马拉佩上个月表示,美国退出气候协议是“完全不负责任的”。据CNN附属机构新西兰广播电台报道,他说:“优秀的全球领导人也是负责任的世界政治家。他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国家负责,还要对整个地球负责。”除了让美国在自己的气候承诺上倒退之外,退出还将影响气候适应、救灾和卫生方面的资金。
鲍尔斯说:“特朗普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将是高度功利主义的,而且会将安全置于其他形式的援助与合作之上。”在特朗普上任第一天签署的一系列行政命令中,有一项是增加美国海岸警卫队在全球(包括太平洋地区)的部署。鲍尔斯补充说,由于特朗普的功利主义性质,人们担心太平洋岛国将被迫在中国和美国的援助之间做出选择。但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弗兰克尔说,这些岛国“并不傻”,“当然,任何将基里巴斯与新西兰或澳大利亚隔离开来的事情,都会使其更有可能向其他地方寻求帮助”。但他表示,认为这些岛国“仅仅是被北京的廉价商品所诱惑的印象,是一种有些粗糙的描述”。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提到了中国对基里巴斯的援助,以及中国与该地区国家建立更紧密联系,但同时也提到了西方国家对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担忧,因此正面情绪适中。
原文地址:A rare diplomatic spat exposes growing pressures in the Pacific as US, China vie for influence
新闻日期: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