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豪赌:熊猫热能否重振旅游业?**

香港正掀起一股“熊猫热”,从海滨雕塑到宣传海报,甚至是烟火表演,无不以熊猫为主题。在香港政府最新的振兴旅游业、重振经济的努力中,该市的六只熊猫成为了焦点。海洋公园的两只六个月大双胞胎幼崽的首次公开亮相,将是一次重要的检验,人们希望这些小家伙能像去年在泰国走红的侏儒河马一样,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病毒式传播,吸引大量游客。

海洋公园主席庞建贻表示,这两只尚未命名的小熊猫是海洋公园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已经带动了游客数量的增长。“我们正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迹象,表明人们正全力回归公园。”

然而,挑战在于如何将这种短期提振转化为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在2019年的大规模抗议活动、严格的疫情措施以及国家安全法的实施之后,香港的游客数量仍远低于疫情前的高峰,这些因素削弱了香港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数量停滞不前,而他们是香港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瑞士联合银行高级亚洲经济学家卡洛斯·卡塞尔表示:“熊猫将提供暂时的提振,我不认为这会扭转香港的旅游业故事。而且我认为,在缺乏更广泛战略的情况下,仅靠旅游业无法扭转经济。”

根据旅游局的数据,去年约有4500万人次访问香港,略低于官员预测的4600万人次。虽然比2023年增长了31%,但远低于2018年创纪录的6500万人次。

香港希望旅游业在其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估计,到2029年,旅游业将创造1200亿港元(154亿美元)的收入,高于2023年的753亿港元。但是,从免费机票到将香港变成大型活动中心,甚至呼吁居民展现好客之道等吸引游客的努力,大多都失败了。12月份,零售额连续第10个月下降。同月,香港特首李家超意外撤换了旅游事务专员,称他需要“能够实现我心中所想”的官员。

这给香港的六只熊猫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它们是除中国大陆以外最大的熊猫种群。盈盈和乐乐是北京在2007年赠送给香港的礼物,经过十多年的交配尝试,盈盈于去年8月产下双胞胎。以近19岁的高龄(相当于人类的57岁),她成为了世界上年龄最大的首次分娩的熊猫。这两只幼崽是香港本地首次出生的熊猫,目前被称为“姐姐”和“弟弟”。海洋公园还在去年迎来了来自中国中央政府赠送的五岁雌性熊猫茜茜和她的雄性伴侣安安。它们在12月的首次公开亮相吸引了大批人群,公园运营商预计本周末新幼崽的亮相将再次出现这种情况。这家拥有48年历史的主题公园是香港最大的主题公园,但尽管报告了五年来的最多游客,但在截至6月30日的一年中,仍录得7160万港元的亏损。

这些熊猫已被制作成动画人物,海洋公园的庞建贻表示,该主题公园可以通过将它们变成卡通、电影和漫画来利用这些知识产权。“拥有这些知识产权将有助于公园产生收入和稳定的长期收入,”他说。到目前为止,熊猫已被证明对商业有利。预订平台Trip.com香港地区经理叶卓铭表示,在1月21日宣布熊猫幼崽首次公开亮相后,海洋公园的预订量增加了20%。国际游客占预订量的75%,但本地预订量增长了60%。通常,海洋公园一半以上的游客是本地人,大多数国际游客来自中国大陆。但庞建贻表示,公园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来自东南亚和印度的游客,他们愿意为优质体验支付更多费用。他表示,已经收到了私人参观熊猫的要求,并计划进一步提供优质服务以满足需求。

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部,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称,野外仅存1800多只。这种动物被认为是中国的国宝,并且有着长达数十年的被用作外交工具的历史。虽然香港收到的熊猫是礼物,但其他城市花费巨资来拥有这些非常受欢迎的黑白熊。例如,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动物园每年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支付100万美元以租借熊猫。饲养它们的成本也很高。去年11月,芬兰的一家动物园提前八年归还了他们的熊猫,因为每年的费用高达150万欧元(150万美元)。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强调了熊猫对香港旅游业的潜在积极影响,如吸引游客、增加收入和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文章也提到了海洋公园游客数量的增长和预订量的增加,表明熊猫对旅游业的提振作用。

原文地址:Baby Panda Frenzy Is Hong Kong’s Big Bet to Get Tourists Back
新闻日期:2025-02-13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