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加速:中国企业借Illumina黑名单事件抢占市场**
北京将美国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后,中国竞争对手迅速抓住机会,试图扩大市场份额。尽管Illumina仍在评估此事的影响,但中国基因测序仪制造商已积极采取行动,通过社交媒体和直接联系等方式,说服Illumina的客户转向他们的产品。
华大智造(MGI)是国内最大的制造商之一,也是华大基因(BGI Group)的子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华大智造正向Illumina现有客户提供免费试用,这是该公司首次推出覆盖所有型号的大规模促销活动。另一家公司赛纳生物(Cygnus Bio)也在微信公众号上宣布,将“根据客户的转换需求”提供免费试用。
中信证券分析师表示,Illumina被列入黑名单加速了国内替代产品的进程,并可能通过补贴来吸引新客户。郑州思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也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称:“立即切换,思勤测序仪助您无缝过渡。”
这一系列举动反映出在全球贸易摩擦背景下,跨国公司面临的日益复杂的局面。此前,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作为回应,北京将Illumina列入黑名单。在此之前,华大智造已被美国列入黑名单。Illumina和Calvin Klein的所有者PVH集团是首批被北京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美国公司,理论上,这将限制其在华销售、活动和投资。中国商务部在声明中表示,这些公司违反了市场交易原则,并对中国企业采取了损害行动,但未详细说明。
自北京采取行动以来,华大智造的股价已上涨超过50%。达安基因、海尔生物等基因测序仪制造商以及迈瑞医疗、安图生物等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制造商的股价也纷纷上涨。
Illumina回应称,其客户群未发生变化。该公司表示:“Illumina已立即采取措施,以期达成积极解决方案,包括与中国商务部和相关政府部门举行富有成效的会议。我们的目标仍然是找到积极的解决方案,并继续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支持他们为改善人类健康而进行的基因组研究工作。”
花旗集团亚洲医疗保健研究主管John Yung表示,近年来,Illumina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稳步下降,这一趋势只会加速。他表示,许多进行基因测序的实验室已经同时拥有Illumina和国内公司的机器,并且一直在寻找替代品。
Yung表示:“这清楚地表明,以前只能由Illumina获得或拥有的关键技术,现在大部分已被中国公司掌握。” 基因测序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过程研究、罕见疾病诊断以及癌症患者的靶向治疗匹配等领域。测序仪制造商还通过销售运行机器所需的试剂来获利,行业从业者通常将这种模式比作打印机和墨盒。
自2005年进入中国以来,Illumina已投资于合作、孵化和制造。但据Joinchain的数据显示,由于本地公司提供的产品价格较低,其市场份额已从2020年的59%降至2022年的37%。2023年至2024年间,华大智造赢得了中国新安装机器的47%的政府合同,超过了Illumina的16%。
Yung认为,中国机器将在大约三年内占据市场份额的“绝对多数”,类似于国内替代品如何挤压MRI、PET/CT和超声波机器的海外制造商。但他表示,外国公司可能仍将占据10%至15%的市场份额。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企业在基因测序领域的崛起和市场份额的增长,强调了国产替代的趋势,以及中国企业在技术上的进步和竞争力提升。虽然也提到了贸易战背景下的挑战,但整体基调是积极的,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潜力。
原文地址:Chinese Rivals Seize on Illumina Blacklisting to Woo Clients
新闻日期: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