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短期资金注入难解“钱荒”**
尽管中国央行加大了流动性注入,但货币市场的资金紧张状况并未缓解,借贷成本依然高企。据彭博社计算,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净投放了840亿元人民币(约合116亿美元)的短期资金,这是2月份以来单日最大规模的资金注入,此前央行在多数交易日都在回笼流动性。
然而,货币市场利率对此反应平淡,凸显了流动性紧张的程度。7天期回购利率上涨14个基点至2.2%,而隔夜回购利率则徘徊在本周早些时候触及的八个月高位附近。多数期限的政府债券收益率小幅上升。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对回购利率的飙升采取容忍态度,并保持流动性偏紧,目的是在经济面临不利因素的情况下支撑人民币汇率。然而,这也给债券市场带来了压力,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已升至去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投资者将资金转移到股市,追逐科技股上涨,也是导致债券抛售的原因之一。
荷兰国际集团(ING Bank NV)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宋先生表示:“鉴于近期银行间利率走高,流动性相对趋紧,转向净投放是合理的。”但他补充说,由于逆回购是七天期操作,对市场的影响应该是相对温和的。
中国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操作后抹去了早些时候的跌幅,基本持平。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2个基点至1.74%,本月累计上涨约10个基点。30年期债券期货本周已下跌1.9%,有望创下9月底以来最严重的抛售。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交易员称,在中国央行注入资金后,境内流动性状况依然紧张。他们补充说,一些金融机构的隔夜融资利率高达2.5%。
今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的情绪发生了迅速逆转,此前曾一度需求旺盛,将收益率推至低点,但随后却遭遇抛售。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再起,央行优先考虑人民币汇率稳定,市场对中国人民银行可能进一步放松政策的预期有所降温。然而,借贷成本上升也引起了央行的关注,因为它希望保持企业的融资成本在较低水平。
由于疲软的中国经济需要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交易员们渴望知道中国人民银行将容忍这种现状多久。中国人民银行在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暗示将采取灵活的方式,称将“择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适时适度调整政策力度和节奏”。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报道了中国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借贷成本高企,以及债券市场面临的压力,这些都对中国经济构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同时提到了中美贸易摩擦再起,也对中国经济有负面影响。
原文地址:PBOC: China's Central Bank Injects Short-Term Funds Amid Cash Crunch
新闻日期: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