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潮加剧流动性紧张。

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中国地方政府正加速发行债券以置换隐性债务,进一步收紧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预计2025年前两个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额将达到1.69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330亿美元),为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约一半,即8500亿元人民币,用于置换表外债务。

由于银行纷纷吸纳这些债券,如此大规模的发行加剧了今年的现金紧张局面。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未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并维持流动性紧平衡以支持人民币汇率,货币市场利率近期有所上升。

此前,中国于2024年末批准了一项计划,允许地方政府在三年内置换总额达6万亿元人民币的隐性债务,这些债务主要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持有。此举旨在帮助地方政府降低利息支出。迄今为止,用于置换目的的债券发行额约占今年2万亿元人民币配额的42%。

中国诚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研究机构执行董事表示,地方政府可能赶在3月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集中发行大量“置换债券”。她补充说,由于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券由银行持有,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面临更大挑战。

随着中国承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预计今年政府债券供应量将增加。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一月份的简报会上表示,2025年的赤字率将提高。各银行如何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获得资金,以及如何购买新发行的债券,将对中国的货币和债券市场产生影响。本月,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在几个交易日中高于更广泛的市场利率——这是一种反常现象,因为通常情况下,银行间相互借款的成本更低。

今年以来,央行在大多数日常操作中一直缩减资金投放规模,导致基准货币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之间的差距扩大至四年来的最高水平。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增加了现金投放,但并未能有效缓解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

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在今年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务置换债券中,60%以上为20年期和30年期债券,表明地方政府正在利用当前仍然较低的收益率来锁定长期融资。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例如流动性紧张和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虽然也提到了政府的应对措施,但整体基调偏向负面,暗示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挑战。

原文地址:China’s Local Government Bond Rush Worsens Liquidity Strain
新闻日期:2025-02-23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