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清洁能源重塑全球南方**

能源即命运。这是一条在历史、经济和外交领域都未被充分重视的规律。无论是以风能和泥炭为动力的17世纪荷兰共和国,以煤炭为动力的19世纪英国,还是以石油为燃料的20世纪美国,拥有最佳能源资源的国家总能有效地压制那些能源匮乏的竞争对手。

那些国内供应过剩的国家也能积累财富,成为举足轻重的中等强国。想想化石燃料出口国澳大利亚、卡塔尔或沙特阿拉伯,它们的影响力与相对较少的人口并不相称。

直到最近,这种动态一直由世界主要的碳氢化合物储备主导。但清洁能源正在改变这一局面——而生产全球四分之三太阳能电池板的中国,正成为明显的赢家。

过去一年,富裕国家纷纷提高贸易保护主义,以阻止中国清洁技术产品的出口,美国对太阳能电池板征收60%的关税。电动汽车在美国面临110%的关税,在欧盟也高达45%。一些市场日益饱和——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的数据,太阳能在希腊和西班牙的发电量中约占四分之一——这也可能让人认为这种贸易正在停滞。

事实远非如此。实际情况是,被主要发达市场拒之门外的产品正流向其他地方——而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能源需求旺盛的全球南方国家。其影响是巨大的。由于进口化石燃料的成本,长期陷入能源贫困的国家可能因更廉价的可再生能源而获得更快的发展机会。在一个妄想且短视的特朗普政府正在放弃世界舞台之际,中国可以利用其技术专长来改善与这些新兴大国的关系。那些依靠化石燃料出口而变得强大的国家,迎来了一个强大的新竞争对手。胜者和败者将决定21世纪的地缘政治和外交。

一家支持向清洁能源过渡的非营利组织Ember的数据,说明了这种新贸易的规模。美国几乎没有出现。由于对中国太阳能产品一轮又一轮的关税和限制,去年美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甚至略高于多米尼加共和国。

发展中国家,以及可能令人惊讶的、中东的石油国家,得分要高得多。巴西、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占据了前五名中的四个。将太阳能进口量与发电水平进行比较,你就能更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太阳能产业正在重塑世界电网。

仅巴基斯坦去年的进口量就足以提供其电网电力的大约13%,而阿曼的进口量将占总量的7.2%。巴西、智利、摩洛哥、尼日利亚、菲律宾、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各自购买了足够的太阳能电池板来满足其电网3%至5%的电力需求。

有人可能会说,贸易数字扭曲了事实。荷兰在Ember的数据中名列前茅,全年从中国进口了40吉瓦的太阳能电池板——这一数字无疑因其作为进入欧洲的转运门户的重要性而有所增加。

不过,除非你认为这些已付费的太阳能电池板只是在仓库里积灰而不是被连接起来,否则你无法避免这样的结论:太阳能正以每年越来越大的幅度蚕食着世界电力。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去年全球安装了599吉瓦的太阳能电池板,比2023年增长了约三分之一。很难理解如此规模的数字。这些太阳能电池板如果仅以15%的时间发电,应该能产生约787太瓦时的电力——相当于全球三分之一核反应堆的产量,或者将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四分之一的产量通过基荷燃气发电机所获得的电力。再加上去年连接的大约344太瓦时的风电,仅2024年新增的风能和太阳能就相当于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发电量的约6.2%。如果连续16年重复这一技巧并保持需求稳定,那么理论上可以解决净零排放问题。

当然,问题在于电力需求绝不稳定——任何过剩都由化石燃料来弥补。历史上,电力需求每年增长约2.5%,但国际能源署现在预计,到2027年,电力需求将每年增长约3.9%,因为电动汽车、热泵、空调、数据中心等都在为电网增加新的负荷。如果绿色钢铁的生产努力取得成功,这个数字可能会更高。

不过,光伏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工厂有充足的剩余产能来生产更多的太阳能电池板,彭博新能源财经估计,组件制造商现在每年可以生产1392吉瓦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去年安装量的两倍多。

面对能源贫困、昂贵的化石燃料和廉价太阳能之间的选择,发展中经济体已经在用脚投票。在华盛顿特区的战争迷雾中,这可能并不明显,但能源转型正在快速进行。中国看起来像是赢家。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5
原因:

文章整体对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影响力持积极态度,认为中国通过向全球南方提供廉价太阳能,帮助这些国家摆脱能源贫困,重塑了全球能源格局,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文章明确指出“中国看起来像是赢家”。

原文地址:China Is Rewiring the Global South With Clean Power
新闻日期:2025-02-24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