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北京拥抱市场竞争理念**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断升级的关税壁垒,以及国内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潜在危机和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是否会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市场期待已久的刺激政策?答案可能是否定的。长期以来,中国领导层一直遵循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如今,他们似乎正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中汲取经验。

对中国决策者来说,最新的挑战是特朗普政府对所有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这无疑加剧了贸易紧张。尽管精确预测其影响十分困难,但学术研究表明,这些新的限制措施可能导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下降20%。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经济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经过十年的过度建设和过度借贷,房地产市场正经历一场缓慢的崩溃。房地产投资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但如今已连续四年下滑。其影响不容低估。

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国的房地产建设带动了钢铁厂到家具厂等各个产业的发展。银行向开发商提供了大量贷款。房地产是家庭资产负债表上最大的资产,约占其财富的70%。然而,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其负面影响正蔓延至整个经济。钢铁厂倒闭,银行开始担心是否有足够的资本来弥补不良贷款。

房价下跌引发了人们的恐慌,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纷纷捂紧钱包。中国企业为了应对需求疲软,纷纷降价促销。这导致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两年的通货紧缩,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市场普遍预期李克强总理将在3月5日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宣布一项大规模的刺激计划。但事实上,政府可能只会推出相对温和的刺激措施。据彭博经济研究所预测,中国的财政赤字将从2024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6%增至2025年的8.5%。

这种对经济支持的谨慎态度打破了中国以往的惯例。世界其他国家早已摆脱了凯恩斯主义的影响。然而,直到最近,中国仍在遵循凯恩斯的理论,修建通往荒漠的公路、废弃的机场和空置的公寓大楼。

这种决心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几年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美国和欧洲却因自我设限的紧缩政策而推迟了复苏。然而,大规模的刺激计划也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产能过剩负担。最终,过多的闲置工厂、空置公寓和未偿还的房地产贷款导致了与西方经济体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的滞胀类似的经济困境。

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迫于无奈,中国正在告别凯恩斯主义,转而遵循另一位伟大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在他的代表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力量来自于席卷整个经济的“创造性破坏”的常年风暴。新技术取代旧技术,新公司取代老公司。对于失败者来说,这是痛苦的,但它推动了进步。

熊彼特认为,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但中国正在证明,它也可以在其混合的“国家+市场”体系中发挥作用。房地产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多年支持开发商之后,政府正在允许他们承担过度扩张的后果。这场洗牌对所有相关方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从债券持有人到为永远无法建成的公寓支付首付的购房者。但这也意味着资本和劳动力可以被释放出来,用于更具生产力的用途。彭博经济研究所预测,到2026年,房地产投资占中国总投资的比例将降至16%左右,低于2017年的近四分之一。与此同时,高科技产业所占的比例将从不足11%增至超过18%。

对熊彼特理论的拥抱也体现在中国新兴产业的竞争程度上。在美国,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中国,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哪吒等众多品牌正在激烈竞争。中国的电动汽车几乎每隔一两年就会进行一次重大升级,而外国品牌则需要四到五年。汽车制造商的研发负担很重,但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史蒂夫·曼表示,快速的创新步伐已使该行业进入快车道。

中国的电子商务领域竞争也异常激烈,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等巨头与社交电商平台抖音和快手等新来者争夺市场份额。正如世界在1月份所了解到的那样,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毫不逊色。尽管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可能尚未超越OpenAI的GPT-4,但它只是中国众多软件开发商创建的300多个大型语言模型之一。

从凯恩斯主义向熊彼特主义的转变会一帆风顺吗?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加夫凯咨询公司研究主管、《中国经济:人人必读》一书的作者所言,中国正在从“芝士蛋糕”饮食转向“西兰花”饮食——不那么美味,但更健康。即使房地产仍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比亚迪公司飙升的电动汽车销量和DeepSeek震撼市场的AI技术也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潜力。在不久的将来,编写代码将比浇筑混凝土更能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在美国,科技巨头已经拥有巨大的市场力量。如果他们在特朗普就职典礼上的地位具有任何象征意义,他们正寻求与白宫建立牢固的关系,以巩固其地位。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承诺保护钢铁和汽车等传统产业免受全球竞争的影响。

熊彼特正是在美国成为移民和哈佛大学教授后,才发展了他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如果美国想在全球经济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最好不要忘记他的智慧,尤其是在中国刚刚领悟到这一点的时候。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总体上对中国经济的转型持积极态度,认为中国正在从凯恩斯主义转向熊彼特主义,拥抱市场竞争和创造性破坏。文章强调了中国在高科技产业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潜力。作者认为,这种转变将推动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原文地址:Beijing Is Warming Up to the Idea of Market Competition
新闻日期:2025-02-2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