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颠覆世界,中国或迎机遇**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颠覆性的外交政策,不仅让美国的盟友感到震惊,也让许多需要帮助的国家感到不安。他的政府冻结了对外援助,威胁要控制其他国家的领土,退出了关键的国际组织,并通过拥抱俄罗斯而疏远了欧洲。然而,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举动,共同预示着美国正在从自由秩序的领导者地位退回到“美国优先”的政策,这恰恰正中其最大竞争对手中国的下怀。
在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看来,在当前这个“变革和动荡”的时代,中国对“更安全的世界”有着自己的愿景。他上周在G20外长会议上重申了北京方面提出的“新安全路径”,即摒弃联盟、“零和”竞争和“集团对抗”。这种愿景,实际上是用编码过的语言来重塑中国认为被西方不公平主导的世界秩序,也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推动中国成为美国之外的另一个全球领导者的基石。观察人士表示,随着北京方面密切关注特朗普的美国外交政策混乱所带来的机会,这一努力有可能获得新的意义,从而提升中国的影响力。
特朗普的变革甚至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外长会议上都显而易见。上周,当中国经验最丰富的外交官王毅在南非发表讲话时,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的缺席意味着没有一位高级别美国外交官能够出席这次由占全球人口80%和国际贸易额四分之三的国家组成的聚会,从而对中国的观点进行反驳。从表面上看,这种转变有可能加速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崛起,从而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赢得更多盟友、提升其全球领导地位以及按照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改变全球规范和规则(例如人权或安全领域的规则)创造空间。
然而,从欧洲到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清楚地认识到,北京方面所宣扬的仁慈言论与其行为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例如,中国公然藐视一项主要的国际裁决,骚扰菲律宾在南海的船只,并恐吓台湾——这个北京声称拥有的自治民主地区。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已经表示,希望将注意力从其他全球冲突转移到与中国的竞争上。北京方面将面临这一挑战,以及潜在的美国对其商品征收的新关税,同时还要努力重振疲软的经济,这将限制其在扩大全球影响力方面的投入。
尽管如此,有迹象表明,中国可能认为这些不利因素只不过是在特朗普政策助推下更容易实现的崛起过程中的一些波折。“毫无疑问,特朗普2.0时代将削弱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上海复旦发展研究院本月在其网站上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称。“随着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盟和中国的积极回应,美国撤出所留下的权力真空可能被它们填补……随着美国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主导全球问题,一种新的全球治理结构可能会出现。”
**软实力真空**
当特朗普政府逐渐撤销美国的对外援助部门——冻结对全球教育、卫生和发展项目的资金——中国官方媒体的一些英文分支机构发布了对这种援助的尖锐批评。民族主义小报《环球时报》在一篇关于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文章中表示,对外援助“被美国视为维持其霸权地位和从事地缘政治操纵的工具”。北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美国国际开发署是眼中钉,指责其引发民主“颜色革命”并在世界各地灌输美国的代理人。美国国际开发署成立于冷战时期,长期以来在推进美国的软实力和民主理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北京方面并没有将华盛顿的援助冻结视为一个机会,因为与美国不同,中国以“真诚、公平和无私”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该官方媒体的一篇社论宣称。
有迹象表明,在中国看来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地区,中国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其支持,以应对美国的冻结——这一举措将与专家们所看到的两国近几十年来在软实力上的竞争相一致。例如,据美联社报道,在柬埔寨,随着美国支持的排雷项目在八个省份被暂停,北京方面发布了440万美元用于排雷行动。总体而言,专家表示,北京方面几乎不可能或不愿意加大力度来填补美国的援助空白。中国是全球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在2000年至2021年期间向海外项目投入了超过一万亿美元。但与美国不同的是,数据显示,北京方面的大部分发展支出不是直接援助,而是贷款和其他融资。而且,由于经济紧缩,北京方面已经不再做出大手笔的承诺,例如在习近平的标志性“一带一路”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倡议下建设铁路和发电厂,而是缩减到近年来更为适度的项目。
“特朗普正在给中国提供一些机会——但中国可能无法抓住这份美国礼物,”上海的对外事务分析师沈丁立表示。“由于我们经济不景气以及(规模缩小的)一带一路……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忠诚。”即便如此,观察人士表示,中国可能会利用各国对美国的不确定性来扩大其贸易和安全联系,以及获得关键矿产的途径。各国可能会将美国关系的不确定性——从援助冻结到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纳入与世界两大经济体打交道的考量因素中。“北京可以向世界其他国家传递这样的信息……美国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可靠的,”班加罗尔Takshashila Institution研究中心印太研究负责人Manoj Kewalramani表示。“你现在为什么要和北京作对?”
已经有迹象表明,一些方面担心北京方面可能会从特朗普时代美国援助的撤退中获益。尼泊尔议员Rajendra Bajgain在上周发布在社交平台X上的一封致特朗普的公开信中警告说,“美国减少参与所造成的真空将不可避免地被其他不认同民主和自由企业价值观的力量所填补。”据路透社报道,在美国援助冻结后,尼泊尔两个由美国资助的主要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其他倡议已被搁置。中国外交部在回应CNN的置评请求时表示,美国的“调整”是美国的内政,北京“一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援助。中国的援助“符合受援国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需求”,它表示。
**制衡**
但即便到目前为止,特朗普的一些举动已经为北京方面创造了潜在的机遇,但他的政府最终将如何调整其援助和外交政策——以及与中国的竞争——仍然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当被问及本月的外援调整是否给中国和俄罗斯提供了扩大其影响力的机会时,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茨告诉NBC的“会见媒体”节目,“通常情况下,这些任务和这些项目,首先,与推动反击中国等美国战略利益不符。”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本月早些时候在与欧洲同行交谈时警告说,美国可能不再“主要关注欧洲的安全”。相反,美国“优先考虑的是威慑与中国的太平洋战争”,他说。
也有迹象表明,特朗普的粗暴外交正在产生对北京不利的影响。巴拿马是拉丁美洲第一个签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但在特朗普一再威胁要“夺回”巴拿马运河(错误地声称巴拿马已将其运营权让给中国)后,宣布将退出该计划。在欧洲,即便特朗普政府官员本月早些时候抨击了欧洲和北约的同行并对俄罗斯表示好感,美国的盟友似乎也受到了鼓舞,而不是被劝退,从而增加了对北约的支出。这种转变也意味着北京方面将密切关注华盛顿是否能够拉拢其亲密盟友莫斯科,正如白宫已经暗示可能希望做的那样。
即便如此,北京方面可能会认为现在是更加重视修复与欧洲紧张关系的时候——如果特朗普对欧洲商品征收关税,这可能会成为一个潜在的突破口。到目前为止,特朗普也没有动摇美国在亚洲的联盟,正如北京方面可能希望的那样。而且,“美国优先”是否会在亚洲留下安全真空或削弱美国在那里的联盟体系尚不清楚。美国总统本月与日本首相石破茂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举行了看似成功的会晤,并表示支持以太平洋为重点的堪培拉、伦敦和华盛顿之间的AUKUS联盟。来自特朗普的不确定性或未来需求也可能加强该地区的军备和伙伴关系。周一,美国的盟友菲律宾和日本同意进一步深化他们的防务合作。到目前为止,北京方面一直被认为在继续试探其在该地区展示军事力量的极限,最近几天,新西兰表示,中国在塔斯曼海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实弹演习。周三,台湾指责中国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设立了一个“实弹训练”区,此前一天,台湾海岸警卫队扣押了一艘涉嫌切断台湾海峡海底电缆的中国船员货船。
但是,北京方面将仔细观察特朗普的政策及其盟友对这些政策的反应如何影响其捍卫其在南海的领土主张以及控制自治民主台湾的核心目标。“只要欧洲的战争能够结束,中国在我们这个地区的行动自由可能会受到更认真的制约和平衡,”沈在上海表示。“中国必须关注并计算它应该如何调整其应对这种快速变化的新方法,”他说。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主要围绕特朗普政府政策变动给中国带来的潜在机遇展开,例如美国领导力减弱、权力真空、以及中国可能填补这些真空,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机会。
原文地址:China sees opportunity in a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 by Trump
新闻日期: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