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升级:特朗普对华施压,中方强硬回应**

华盛顿——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威胁将采取反制措施,这增加了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紧张关系升级的风险。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周五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此前,针对上一轮关税,商务部曾誓言采取“相应”措施。

特朗普宣布将于3月4日起对额外中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美方声称,来自北美邻国的毒品流量“非常高且令人无法接受”,并指责中国在毒品供应中扮演了一定角色。这项新关税是在本月早些时候实施的10%关税基础之上,是特朗普政府在技术和投资领域对华采取广泛攻势的一部分。

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票扩大跌幅,一度下跌3.9%,势将创下自去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中国在岸基准沪深300指数一度下跌1.9%,或将遭遇一个月来的首次单周下跌。

离岸人民币小幅上涨约0.1%,至1美元兑7.29元人民币,收复了部分隔夜跌幅,此前中国央行表示倾向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由于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加剧,中国国债收益率全线下跌。

彭博经济研究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舒畅表示:“特朗普可能是在冒险。”她在报告中写道,风险在于中国迄今为止的克制“可能会转变为更强硬的报复姿态——以及更具破坏性的贸易战”。

特朗普的新措施事先未作公开预警,令两国官员都感到意外。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工作层面均未意识到将加征额外10%的关税。

这些关税定于下周二生效,届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今年最重要的政治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的助手们将在会上公布2025年的经济蓝图。虽然关税不太可能影响今年早已确定的增长目标或财政政策,但可能会打击市场信心。

在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中国政治局承诺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这些都可能成为下周会议的议题。

随着紧张局势加剧,习近平呼吁他的高级官员“统一思想”。自就职以来,中国领导人尚未与特朗普通过话,尽管美国总统表示他希望本月与他通话。

北京和华盛顿似乎都希望防止两国关系破裂。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上周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通了电话——这是特朗普上任以来的第二次高层接触——而中国国防部周四表示,与美国军方的会谈正在筹备中。中国在其对关税的回应中表示,希望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这表明了其达成协议的愿望。

通常情况下,中国只会在关税生效后才会采取反击措施。北京在上轮关税生效后立即采取了回应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收紧对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以及将两家美国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如果不能在最后一刻达成协议,中国可能会在下周使用同样的工具进行报复,并可能重新实施上次贸易战中的一些关税。自2020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暂停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各项关税,这些豁免将于周五全部到期。到目前为止,政府尚未表示将延长这些豁免,而此前曾提前宣布延期。

澳新银行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预计,额外关税对GDP增长的影响微乎其微。然而,中国为抵消这种潜在损害所采取的措施实际上可能有助于经济发展。他表示:“非常确定的是中国的反应:通过更多的消费和技术投资支持来抵消这一点。”

彭博经济学家表示,现有和预期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应该是可控的”,理由是其附加值中与美国出口相关的份额很小——略高于2%。

报告中称:“从中长期来看,中国也可能为其出口找到新的市场——尽管这可能会遭到世界其他地区合作伙伴的抵制,他们已经对中国在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感到担忧。”这种抵制已经开始显现。过去一周,韩国和越南都效仿华盛顿的做法,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关税,以阻止来自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的供应激增。

特朗普政府正在扩大其针对北京的行动,近日宣布了对两国之间投资流动的限制,提议对任何使用中国制造的船只向美国运输货物的人收取费用,并且目前正在与墨西哥进行谈判,讨论该国也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

关税还可能提高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因为中国公司将试图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美国客户。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一份新报告称,这种影响可能比许多人预期的还要大,该报告认为美国数据低估了实际从中国进口的数量。法国兴业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表示,美国的行动意味着中国政府将需要宣布额外的5000亿元人民币(690亿美元)至7000亿元人民币的刺激计划,以实现其增长目标。她说:“这一消息增加了决策者在边际上采取足够措施的可能性。但或者,他们可能仍然会等待评估影响,看看未来与美国的贸易谈判是否可以降低关税。”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描述了美国对中国采取的贸易行动以及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关税增加、经济下行压力等。虽然也提到了中国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但整体基调偏向负面,显示出作者对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可能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后果的担忧。

原文地址:Trump Piles Pressure on Xi With Latest Tariffs Against China
新闻日期:2025-02-28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