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料减产或削弱全球石油需求**

中国正在推动炼油企业降低燃料产量,这引发了对这个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需求的新疑问,而此时全球石油钻探商正需要为他们增加的石油寻找买家。

据国家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年度工作报告显示,中国最高经济规划部门希望工业界减少精炼石油产品的产量,并增加化工产品的产量。这一指令并不令人意外——中国石化集团在本周早些时候表示,柴油和汽油的消费量均已达到顶峰,石化产品成为需求的主要增长动力。

自2019年以来,柴油消费量一直在下降,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加剧了这一趋势,减少了对建筑相关运输和设备的需求。液化天然气驱动的卡车销量不断增长,也降低了对柴油的需求。与此同时,中国石化认为,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销售意味着汽油消费量可能在2023年达到顶峰。行业顾问JLC International Ltd.的数据显示,去年汽油平均月产量为1320万吨,比2023年下降了9%。

从运输燃料的转变对国内炼油行业以及全球原油生产商都具有重大影响,国内炼油行业已经受到中国许多工业部门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的困扰。风险最大的是中国的小型、独立炼油厂,主要位于山东省,约占中国五分之一的加工能力。与设计具有高化学品产量的较新的、更先进的炼油厂相比,较旧的工厂将发现转型更加困难。不过,一些较新的工厂不仅能够加工原油及其副产品,还能加工来自美国页岩气钻探的产品。例如,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丙烷量从2019年的几乎为零增加到去年的1800万吨,约占原油进口量的3%。

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 Ltd.的高级分析师Mudit Nautiyal表示:“依赖石脑油和液化石油气的石化行业仍然是石油需求的主要驱动力。”这对传统的石油供应国来说可能是一个坏消息。国家统计局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石油产品零售额增长了0.3%,但原油总消费量下降了1.2%。

对于欧佩克+及其成员国来说,时机再糟糕不过了。该石油生产集团计划在价格已经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增加产量。与此同时,中国原油进口量在2024年出现本十年来的第三次下降,突显出不能再指望中国炼油企业来拯救全球需求。中国已明确表示决心推进今年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尽管面临贸易战。分析师表示,如果唐纳德·特朗普进一步提高关税,中国政府将需要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在过去几年剧烈的价格波动动摇了管理层对该行业的信心后,渣打集团正在撤出大宗商品业务。彭博经济研究公司表示,2025年的出口数据可能显示,1月和2月的出口增长依然强劲。中国正在将经济重心从投资主导型增长转向消费主导型增长,国务院总理李强宣布“大力促进消费”为2025年的首要任务。未雨绸缪。以大豆为例,它曾经是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之一,也是上次贸易战的目标。(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3月6日星期四:

3月7日星期五:

3月8日星期六

3月9日星期日。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虽然陈述了一些事实,比如中国燃料减产和石油消费下降,但这些事实可能会被解读为对中国经济的一种负面评价,暗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对全球石油市场的影响。

原文地址:China’s Fuel Production Cuts Could Undermine Global Oil Demand
新闻日期:2025-03-06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