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贸易战升级**
《供应链》是一份追踪全球贸易的每日新闻简报。中美两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贸易战持续升级,中国对一系列美国农产品正式加征关税,这是最新的反击措施。
中国愿意将食品作为对抗美国的手段,表明中国政府在提高农业自给自足方面取得了成功,同时也反映出经济放缓对需求的影响。此次对包括谷物、蛋白质、棉花和新鲜农产品在内的一系列商品征收10%至15%的关税,是继此前针对能源和关键金属采取行动后的又一举措。此外,中国还停止了从三家美国公司进口大豆,以及所有美国木材的采购。
与此同时,北京方面于上周六宣布,将对一系列加拿大农产品征收关税,该措施将于3月20日生效。确保14亿中国人民的粮食供应仍然是政策的首要议程。尽管中国仍然是美国中西部农业带(主要由共和党执政)的重要出口市场,但自特朗普执政时期贸易战以来,北京方面为重塑供应链所做的努力已经削弱了华盛顿的影响力。中国经济从疫情中复苏的情况令人失望,但也有一个亮点:食品过剩。如何应对国内供应过剩的影响已变得更加紧迫。中国国内食品价格已接近五年来的最低水平,批发利润也大幅下降。上周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中国消费价格已经出现通货紧缩。
中国政府已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农民。贸易商已被要求限制海外谷物(包括玉米)的采购,而大豆的发货也被延迟。近几个月来,北京方面对包括油菜籽、豆类和海鲜等商品发起贸易调查和征收关税,表明决策者并不太担心设置进口壁垒,特别是针对那些因家庭节俭而受到冲击的高端商品。
为所有这些努力提供支持的是创纪录的粮食产量,以及利用这段充裕时期建立储备的决心。在为期一周的年度立法会议上,中国政府提高了今年的粮食产量目标,并增加了用于储备的预算。此外,政府还在推广更多技术措施,例如减少动物饲料中的大豆用量,这表明中国仍然担心牲畜群对外国大豆供应的依赖性。
大豆恰好是美国对华出口的最大宗农产品,2024年价值近130亿美元。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将大豆供应来源转向其他不那么具有对抗性的供应国,如巴西。世界生产的季节性因素将使巴西至少在第四季度之前占据中国进口的大部分份额,这可能使得未来几个月对美国大豆征收10%的关税无关紧要。
当然,中国政府希望推动经济发展,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如何吸引消费者打开钱包。如果政府的刺激措施取得成功,食品价格可能会上涨,对进口的看法也可能随之改变。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对作物的影响也将影响相关决策。
但与此同时,在针对美国农产品方面,北京正在部署其贸易武器库中影响较大、成本较低的武器之一。
据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称,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承诺削减中国步履蹒跚的钢铁行业的产量后,铁矿石价格可能会上涨。特斯拉公司可能是大多数人想到电动汽车时首先会想到的公司,但该公司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电动汽车市场的日子可能已经过去了。随着贸易战升级,加拿大对进口的油菜籽油、猪肉和海鲜征收报复性关税。人民币汇率因交易所限制而下跌。中国2月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意外大幅下跌,13个月来首次跌破零,尽管这一评估受到了季节性扭曲的影响,但也表明经济中持续存在通缩压力。据称,美国对帮助伊朗的船运公司和油轮实施制裁,最终减缓了伊朗石油向中国的运输,因为成本上升,越来越多的贸易商被迫冒险规避美国措施。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肯定了中国在提高农业自给自足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并强调中国有能力利用食品作为反击美国的手段,表明中国在贸易战中具备一定的实力和策略。
原文地址:China Deploys Food Tariffs as High-Impact and Low-Cost Weapon in Trade War
新闻日期: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