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巨头力推人工智能、飞行汽车与车牌革新**

上周,在中国政治精英齐聚北京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际,汽车行业高管们提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政策建议,旨在推动该行业进入智能出行的下一个时代。从飞行汽车到人工智能控制的车辆,再到改进的监管框架,一个共同的主题非常明确:巩固中国作为未来交通领域全球强国的地位。

以下是提出的主要建议:

**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战略要务**

行业领导者之间达成共识: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不再是未来的概念,而是战略要务。小米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领导这家智能手机制造商进军电动汽车领域,他倡导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并对人工智能生成的深度伪造技术实施更严格的监管。对自动驾驶的推动同样受到雷军和蔚来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斌的重视,他们呼吁加速全国范围内的测试,制定更清晰的监管指导方针,甚至推出专门的保险产品。市场领导者比亚迪上个月提高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标准,将其“天眼”技术作为其大部分汽车(包括一些最便宜的车型)的标准配置。

**责任认定:亟待解决的难题**

涉及驾驶辅助技术的事故中,责任认定的不明确,加上评估复杂人工智能系统相关风险的难度,构成了一个重大障碍。高管们表示,建立一个确定责任的标准化框架,以及汽车制造商和保险公司之间可能的合作,对于建立消费者信心和加速此类技术的采用至关重要。

**低空经济:开辟新天地**

电气化已经是中国汽车战略的基石,但业界呼吁进一步扩展到空中交通领域。小鹏汽车的何小鹏和广汽集团董事长呼吁电动汽车与所谓的低空经济融合,设想将飞行汽车和智能道路与认证飞行员无缝衔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OTL)被认为是是中国进军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还包括无人机送货等。北京于去年12月成立了低空经济发展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督,并将该部门纳入今年的政府报告,这凸显了政府在该领域的高度重视。

汽车制造商被飞行汽车所吸引,将其视为缓解城市拥堵和释放新的交通效率的手段。鉴于其与汽车制造业及其供应链的强大交叉性,这可能会变成一个利润丰厚的新市场。何小鹏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表示,小鹏计划于2026年开始飞行汽车模型的预售。

**走向全球:中国汽车的雄心**

除了国内的进步,中国汽车高管们也展现出积极的全球雄心。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呼吁建立统一的海外市场数据库,这表明了进军出口和海外市场的共同努力。华为的制造合作伙伴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即需要一个协调一致的战略来应对不同的国际法规、文化差异和竞争格局,这可以减轻单个公司的负担,因为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从主要的制造商转型为全球技术和品牌领导者。

**多元化提案:关注未来出行与社会发展**

虽然大多数政策提案都集中在汽车产业的未来,但有些则更偏向未来。小鹏汽车的何小鹏长期以来一直是先进辅助驾驶的倡导者,他还倡导推出L3级别的人形机器人,并在车库中部署低速自动泊车系统。小米的雷军凭借其公司的技术实力和消费品洞察力,强调了车辆与其他智能设备之间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并将此与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相提并论。他还提出了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问题,要求审查新能源汽车牌照的设计,这个问题引起了购车者的实际关注。中国的电动汽车牌照通常是绿色的,但雷军建议从设计的角度来看,黑白牌照看起来会更好。

一些高管甚至提出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长安汽车的朱华荣倡导灵活的工作安排和企业税收优惠,以鼓励生育,从而解决中国人口萎缩和老龄化的问题。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则呼吁从初中开始实行多元化和定制化的教育。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5
原因:

文章整体上对中国汽车产业在人工智能、飞行汽车等领域的积极发展态势持乐观态度,展现了中国汽车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雄心和创新精神。

原文地址:China’s Auto Titans Push for AI, Flying Cars and New Plates
新闻日期:2025-03-1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