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地产巨头李兆基逝世,享年97岁。
李兆基,香港房地产巨头,他通过为逃离中国大陆的难民后代建造数万套公寓而积累了巨额财富,于周一去世,享年97岁。
他的死讯由他创立的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宣布,但未说明去世地点和原因。
李兆基先生在70多岁高龄时,通过精明的金融投资变得更加富有,这促使一些人称他为“香港的沃伦·巴菲特”。去世时,《福布斯》杂志估计他的身价为292亿美元,使他成为全球第63位最富有的人。
李兆基于1976年创立恒基兆业地产。到2019年他91岁卸任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时,该公司已发展到拥有10,000名员工,业务范围从房地产开发扩展到酒店、百货商店和天然气分销。
他的职业生涯始于黄金和货币交易,并将利润再投资于房地产。大多数投机者和开发商更喜欢香港岛上价格较高的地块。但李兆基确信,来自中国大陆的勤劳、向上流动的难民及其后代不断上涨的浪潮将使房地产价格飙升。他抓住机会,购买了与大陆接壤的新界的大量廉价农田。
他说,他的商业战略基于这样一种趋势,即工资的上涨速度远远快于房地产价格,使数十万买家和租房者能够负担得起公寓。在1970年代和80年代,恒基兆业地产建造了沙田新市镇,那里成为了超过50万人的家园。
李兆基在他的官方传记作者梁凤仪(Leung Fung-yee)中说:“年轻夫妇选择住在自己的家中,而不是像传统那样与父母同住。”
李兆基本人住在他的公司在香港各地建造的朴素住宅楼之一中,喜欢与同僚大亨一起打高尔夫球度过闲暇时光。
随着他的房地产业务的增长,李兆基在他的管理层中安排了亲戚,包括他的子女、侄女和侄子。至少有10人担任高级职位;两个儿子,彼得和马丁,于2019年成为联席主席。
李兆基通过李兆基基金会进行大部分慈善活动,资助香港、中国和其他国家大学的建筑物和奖学金。该基金会还资助了中国大陆农民和乡村医生的职业培训。
李兆基曾经考虑过在国外进行重大投资,但最终决定留在香港。他在1997年告诉《福布斯》:“其他地方的税收太高了。”他指出,1996年,他获得了3.4亿美元的免税股息,并将大部分意外之财投入了他的房地产企业。“你无法让你的利润像滚雪球一样增长。”
李兆基于1928年1月29日出生于中国南方广州郊外的顺德,当时被称为广州,他的父母是李介甫和陈銮凤。他的父亲是一位富裕的货币交易商,1948年,当毛泽东的共产党即将战胜蒋介石的国民党时,他将他送到香港。
十几岁时,李兆基先生开始从事黄金交易,先是与他的父亲一起,然后是自己。成年后,他决定移居香港并开始房地产开发。1963年,他与另外两位合伙人共同创立了新鸿基地产,并在13年后独自创立了恒基兆业地产。
恒基于1981年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尽管其大部分股份由李氏家族成员拥有。
李兆基偶尔会与他的亲戚发生商业纠纷,最著名的是与他结婚15年的妻子刘慧娟,他于1981年与她离婚。他告诉他的传记作者:“我不会再婚,因为我担心任何女人只会看到我的钱。”
他的幸存者包括他的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和他的妹妹,恒基兆业地产的执行董事李兆芸。
在20世纪末,经济和政治趋势破坏了香港房地产市场,而香港房地产市场将李兆基推向了世界最富有的人之列。随着中国拥抱资本主义改革,外国投资者纷纷在中国大陆设立工厂和办事处,上海挑战香港成为亚洲卓越的金融中心。随着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以及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这座岛屿城市失去了一些自由商业中心的氛围。由于在香港设立办事处的公司减少,当地房地产市场停滞不前。
李兆基的批评者预测他的帝国会衰落,并将其视为一个警示故事,说明了一个已经超越了其传统的家族式组织的商业所面临的危险。
《远东经济评论》在2001年对他进行了长篇报道,称:“李兆基是亚洲二战后中国企业家的典型代表。”该杂志写道,尽管在动荡中建立了一个有利可图的帝国,但李兆基“在为新一代和新的商业环境做准备方面遇到了困难。”
他通过对金融股票、衍生品和造纸等新企业的有利可图的投资证明了这些末日预言家的错误。他的手法非常可靠,以至于他试图向试图跟踪他每一个举动的投机者隐瞒他的投资计划。
与此同时,李兆基对他的继承人越来越不耐烦。1998年,他告诉香港记者,经过在家族企业十年的辅导后,他的大儿子彼得还没有准备好接替他。李兆基说:“他现在只能得到及格的分数。”
当时,投资者和金融分析师对另一个儿子马丁的印象甚至更差,他不得不克服对跑车和夜生活的年轻热情。
但多年来,他们重新获得了他的信任,并在李兆基卸任后控制了公司。
就他们而言,李兆基的儿子们表示对父亲的忠诚,并敦促他尽可能长时间地保留家族企业的领导地位。彼得·李在2001年告诉《南华早报》:“我将是第一个要求他不要退休的人。”
这种情绪与李兆基本人强烈的孝道感相符。1996年,他在珠江三角洲南部的家乡大良村建造了一座四层楼的陵墓,顶部是一座镶嵌着半宝石的塔楼。他将父母埋葬在那里。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5
原因:
文章主要讲述了李兆基先生的生平和商业成就,以及他对香港经济发展的贡献,肯定了他白手起家、勤奋创业的精神,以及他的慈善事业。虽然报道的是香港人物,但侧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和发展。
原文地址:Lee Shau-Kee, Hong Kong Real Estate Tycoon, Dies at 97
新闻日期: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