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否通过新的《巴黎协定》目标展现气候领导力?**
既然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中国无疑会受到缩小自身气候目标的诱惑。但事实上,现在正是扩大这些目标的好时机。
上个月,《2015年巴黎协定》的签署国本应提交更新后的气候行动计划,即所谓的“国家自主贡献”。中国和一些国家一样,错过了最后期限。(美国去年由乔·拜登总统政府提交的计划,想必会被他的继任者忽视。)传统上,中国官员更喜欢设定他们能够肯定达到,甚至超越的适度目标。
中国的方法已经产生了效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中国已经进行了可再生能源的显著扩张——提前六年完成了增加1200吉瓦风能和太阳能的目标,并计划在2020年至2035年间建造150座新的核反应堆。到2030年,中国很可能将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增加两倍,并在道路上行驶1亿辆电动汽车。中国的碳排放量最早可能在今年达到峰值,这也大大提前于计划。
然而,在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的战斗中,重要的不是中国排放量何时达到峰值,而是它们达到的水平以及此后下降的速度。缓慢而渐进的下降将继续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并推高全球气温。如果世界要防止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就需要更大幅度的削减。
仅仅扩大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不太可能实现这些目标。即使中国去年在清洁能源领域投资了大量资金,它也启动或恢复了近的燃煤发电项目建设,这是自2015年以来最多的。煤炭消耗量继续以牺牲风能和太阳能为代价上升,能源官员预计,到2030年,化石燃料将占能源需求增长的30%。
中国既有范围也有动力变得更有雄心。去年,清洁能源产业的增速是整体经济增速的三倍,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政府的慷慨补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超过10%。事实上,如果没有这种推动,政府将无法实现其年度增长目标。这些行业加起来,现在占经济的比重超过了房地产销售或农业;维持雄心勃勃的清洁能源安装目标将创造就业机会,并巩固中国在清洁技术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相比之下,政府支撑煤炭的时间越长,淘汰煤炭就越困难和痛苦。
与此同时,美国对气候努力的新反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扩大其全球影响力。一些发展中国家,不成比例地暴露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越来越对中国排放规模感到担忧,这些排放现在在历史上已经很高。在国内外展现更大的魄力,增加对海外绿色项目的投资,将转移批评,并支持中国比美国更可靠和无私的合作伙伴这一原本值得怀疑的说法。如果中国领导人想证明他们对履行气候义务是认真的——诚然,这是一个很大的“如果”——他们应该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设定一个硬性上限,并制定到2035年将其从2023年的水平至少减少30%的目标。他们应该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加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同时停止批准新的煤电厂,并制定严格的目标来减少煤炭消耗以及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削减。雄心勃勃的行业目标——例如,增加电炉炼钢或电动汽车的普及——将有助于保持脱碳的势头。
习近平主席喜欢说他的国家正在帮助推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在是他证明中国能够产生世界真正希望看到的那种变化的机会。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肯定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的成就,并指出中国有潜力在气候变化领域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同时强调了清洁能源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整体正面情绪较强。
原文地址:China Can Prove Climate Leadership With New Paris Accord Targets
新闻日期: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