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将新一轮中国商品推向全球市场。
在印度尼西亚的梭罗市附近,这个曾是爪哇岛上的皇家首都,以生产精致的纺织品而闻名。如今,数十家曾经熙熙攘攘的服装厂却空无一人,大门紧锁。在离他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工厂不远的一家咖啡馆里,53岁的哈里扬托将经济衰退归咎于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商品。作为去年一家服装制造商约1500名被停职的员工之一,这位前基层经理现在正领导一场法律斗争,要求公司支付欠薪和遣散费。该公司目前面临财务困境,并计划出售资产。
“我担心中国会迫使政府接受目前的状况,”哈里扬托在二月的一个酷热的日子里说道。他像许多印尼人一样只使用一个名字。“如果一家公司倒闭,受影响的不仅仅是那些受雇的人,”他补充道。“它会影响社区的每一个部分。”
据印尼纤维和纱线生产商协会的数据,在过去两年里,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在纺织和服装行业损失了大约25万个工作岗位,另有50万个岗位面临在2025年消失的风险,这相当于在几年内该行业四分之一的工作岗位被彻底抹去。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1999年至2011年间导致美国多达240万个工作岗位流失的“中国冲击”。
哈佛肯尼迪学院的城市政策教授戈登·汉森说:“这是中国冲击2.0或中国冲击3.0。”他是创造这个现象名称的报告的作者之一。“中国拥有巨大的制造能力,这些商品必须流向某个地方。”他补充说,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人们会对这一切做出政治反应。人们会感到愤怒。”
美国中心地带地方经济的空心化助长了特朗普作为一种政治力量的崛起。为了重新平衡美中贸易,并将制造业岗位带回国内,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对中国征收关税,这些关税被拜登政府保留了下来。被美国市场排斥的中国制造商不得不寻找替代市场,同时一些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以规避关税。
当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左右采取措施抑制房地产泡沫时,增加出口变得更加紧迫。随后,他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投资以提振经济,推动中国的贸易顺差在2024年达到略低于1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尽管中国政府已经表示有意将经济更多地转向消费,但今年仍需要强劲的出口来实现约5%的宏伟增长目标。
印度尼西亚的痛苦正在其他新兴经济体中蔓延,而且情况只会变得更糟:特朗普已经威胁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国的关税,自1月份上任以来已经提高了20%。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商,作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出口商,正在寻求取代任何损失的订单——这种动态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更大规模的中国商品涌入。而且不仅仅是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钢铁等大宗商品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摩擦的根源。服装和其他低端商品,东南亚的制造零部件,巴西的互联网电缆,印度的电子产品,这些发展中国家通常会出售给更富裕的国家。此外,每天还有数百万个小包裹从中国的电商直接发送给消费者,破坏了当地产品。
如果这对发展中经济体来说还不够,特朗普还威胁要从4月2日开始对所有国家征收“互惠”关税。夹在美中紧张关系之间的国家领导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愿意选边站队,必须巧妙地处理与这两个大国的关系,同时防止国内的失业,因为这最终可能会让他们失去权力。
彭博经济研究显示,尽管自特朗普第一个任期以来,中国在美国进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大幅下降,但中国大致设法维持了其在全球出口中所占的份额。自2017年以来,许多新兴经济体从中国的采购大幅增加,使其制成品贸易顺差达到顶峰。虽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像中国制造的手机、服装和家用电器这样的成品,但用于生产出口到美国商品的工厂的零部件和材料的进口也有所增加——这证明特朗普的关税引发了全球供应链的转变。
尽管美国对中国征收的较高关税帮助其他国家向美国销售更多商品,但彭博经济研究的首席贸易经济学家表示,特朗普对所有国家征收关税的新威胁“增加了美国市场上的某些机会将消失的风险”。她说:“亚洲经济体正在美中贸易战中走钢丝。来自中国进口商品的竞争显然对它们的许多公司构成了挑战,而中国出口从美国转移出去正在加剧这种趋势。”
政府面临着采取行动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墨西哥总统本月表示,她的国家将审查对中国货运的关税,并将瓜纳华托州中部等地的暴力事件与鞋类和纺织行业的大规模失业联系起来。
墨西哥已经将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的关税提高到高达35%,并且面临着特朗普政府的压力,要求更广泛地提高对中国货运的征税。
泰国商会会长沙南·昂乌博库尔本月警告说,由于该国正在应对电器、服装和其他中国商品的激增,情况“非常危急,而且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去年,该国对低于50美元的进口商品征收7%的增值税,以减轻中国电商Temu的影响。
马来西亚去年对低价值商品的在线购买增加了10%的销售税,而印度当局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中国太阳能电池、铝箔和手机组件等各种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与此同时,越南政府去年下令Temu和Shein暂停在该国的运营,理由是商业和税务登记文件不完整。
尽管如此,政府要阻止来自中国的进口并不容易,因为对许多国家来说,中国是它们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发电厂、高速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的廉价融资来源。亚洲研究组织Hinrich Foundation的贸易政策负责人问道:“当有人为你建造一个港口时,你真的想抱怨鞋子吗?”
Elms说,虽然中国出口商有时会从事走私或倾销,但它们相对于其他地方的竞争对手所享有的优势实际上归结为在中国“残酷的国内市场”中磨练的规模、效率和速度。“如果你能在中国生存,你一定做对了什么。当你把这种关注转向外部时,你在几乎所有的全球市场上也具有超强的竞争力。”
中国对有关其巨型出口机器正在损害发展中国家的指责很敏感。本月早些时候,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年度记者招待会上,一位来自巴基斯坦新闻媒体的记者询问了邻国大量涌入中国商品的问题。中国最高外交官回应说,“邻居之间并非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是很常见的”,同时指出中国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引擎”。
王毅说:“中国将继续扩大对邻国的开放,包括通过单边倡议,并与邻国分享更多的发展红利。”有关中国商品的记者提问已从该活动的官方记录中删除。
中国一直善于控制地缘政治的影响,加强外交,并将自己描绘成特朗普的稳定替代方案。当特朗普采取行动提高关税时,习近平的政府也在为较贫穷的国家保持关税。
即使在泰国国内要求对中国进口采取更多行动的呼声越来越高之际,泰国总理赛塔·他威信上个月访问了北京,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以及对数十亿美元项目的投资。在接受官方的《中国日报》采访时,赛塔·他威信吹嘘了他的“中国血统”,这是对他可以追溯到广东省南部的家族渊源的致意,并称赞了两国之间“了不起的关系”。
瑞士贸易政策追踪组织St. Gallen Endowment for Prosperity Through Trade的创始人表示,至少五年来,人们一直在关注中国在全球服装和纺织品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东南亚国家通常避免设置贸易壁垒,而是悄悄地补贴那些陷入困境的当地生产商。
Evenett说:“他们没有冒犯中国熊猫。如果你是一个大个子旁边的小个子——大卫和歌利亚——有时以一种不会引起注意的方式来推进你的利益是有道理的。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抱怨中国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问题,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在北京与中国官员会晤时多次重复了这个问题。然而,一些东南亚官员并不认为这是主要问题。马来西亚副贸易部长说:“大多数人谈论的是产能过剩——与其说是产能过剩本身,不如说是中国的需求萎缩。”他说,马来西亚的目标不是急于对中国征收关税,而是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并建立区域财富,从而使亚洲不那么依赖美国消费者。
Liew说:“由于政府的更迭和已经非常疲软的中国需求,我们正在应对一个可能困难的美国市场。我们试图执行的每一个举措都是为了平衡这一点。”在印度尼西亚,尽管服装行业的失业人数不断增加,但官员们同样不愿批评中国。中国占该国总贸易额的四分之一以上,约为任何其他国家的三倍。中国政府还帮助印度尼西亚建设了高速铁路,并向该国投资大量资金以加工矿产,从而帮助政府制定了提升价值链的战略。自10月上任以来一直享有高支持率的总统佐科·维多多威胁要击沉走私纺织品的船只。他还试图拯救陷入破产程序的印尼纺织巨头斯里特克斯。这家公司曾为包括耐克、优衣库和Zara在内的全球品牌缝制服装,在今年早些时候计划裁员之前,雇用了大约50,000名工人。到目前为止,佐科·维多多抵制了采取更强有力措施的呼吁,例如政府部长去年提出的一项对一系列中国产品征收200%关税的提议。印尼副贸易部长上个月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政府正在对中国进口的影响采取“观望”态度。其他人则认为佐科·维多多最终将采取更果断的行动。印尼贸易部的一位贸易分析师说:“他是一位民粹主义总统,因此他将更加奉行贸易保护主义。”
在爪哇岛上,梭罗市倒闭的工厂并不是廉价中国进口商品造成的损害的唯一证据。Laweyan是一个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村庄,以其传统的手工蜡染而闻名,蜡染是一种采用蜡和染料生产出复杂图案的布料的方法,但也受到威胁。
该地区曾经是印度尼西亚最富有的飞地之一,长期以来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然而,在二月份淡季的一次访问中,其狭窄的小巷几乎空无一人。很少能找到店主,员工们坐在周围滑动手机。当地蜡染协会的65岁负责人Alpha Febela Priyatmono说,中国的工厂现在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生产这种面料。他每天卖出大约10件衬衫,而以前是90件。“中国进口商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他说。“这个村庄有完全消失的风险。”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主要在描述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集中在中国商品涌入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当地产业和就业的冲击。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中国政府对相关问题的一些回避态度(如删除记者提问),以及其他国家对中国贸易行为的担忧和不满。这些都使得文章整体上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
原文地址:Trump’s Tariffs Send Fresh Wave of Chinese Goods to Global Markets
新闻日期: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