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高官称中国贸易顺差过大,世界难以承受**

据《供应链》日报报道,前美国总统高级贸易官员表示,中国目前的贸易顺差已达到世界经济无法承受的地步,若不解决国内导致失衡的根本原因,其出口将面临新的阻碍。

巴尔舍夫斯基在香港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在利用制造业优势,抑制国内消费,并期望世界能够容忍高达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作为二十多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条款的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认为,当时的协议“绝对不是”一个错误,它帮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并将中国转变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全球需求的主要驱动力。

但她指出,随着国内改革停滞,中国向“基于市场的规范”的靠拢已经逆转。中国越来越依赖对制造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并开始向市场倾销出口产品。巴尔舍夫斯基于1997年至2001年担任美国贸易代表。

她强调:“这不是世界所需要的——我们现在面临的是需求问题,而非供应问题。中国已经回到了高度的 Statism 经济模式。”

巴尔舍夫斯基的观点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及其前任等高级官员的呼吁相呼应,他们长期以来敦促中国调整经济结构,以促进消费。北京方面表示,他们已准备好做出转变,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也使得提振内需变得更为紧迫。

然而,迄今为止,为刺激消费而推出的实际政策仍然有限。许多经济学家所倡导的更深层次的税收制度和公共服务改革,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受益于现有体制的各省份的抵制,将难以实现。

与此同时,出口在2024年中国经济扩张中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力量,该国贸易顺差飙升至创纪录的9920亿美元。在特朗普政府过去两个月对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后,今年海外出货的前景并不乐观。即便如此,由于出口商争相提前发货,其影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导致1月至2月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

巴尔舍夫斯基认为,如果中国忽视国内的“结构性问题”,包括改革社会保障体系,那么世界各地阻止中国出口的努力只会加剧。她表示,解决贸易失衡问题的一个更有效的方案可能在于美国自身。

巴尔舍夫斯基敦促美国政府减少财政赤字,并与盟友合作,调整供应链,将制造业带回国内。她还表示,当局需要更好地照顾那些因海外就业机会流失和技术进步而失业的人。

她认为,民主党和共和党官员需要就如何保持美国竞争力达成长期共识,并在财政政策和制造业激励等领域实施更一致的政策。

巴尔舍夫斯基总结道:“解决贸易失衡问题,美国比中国更重要。”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引用前美国官员的观点,批评中国贸易顺差过大,以及国内经济结构问题,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持负面态度。

原文地址:China’s Trade Surplus Too Big to Accept, Ex-Top US Official Says
新闻日期:2025-03-26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