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特使:即使美国退出,全球气候行动也将继续**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表示,即使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给全球变暖的斗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世界向清洁能源的转型也将继续。

在海南博鳌论坛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表示,特朗普政府退出联合国主导的进程,给1990年开始的谈判带来了“最具挑战性的时刻”。但他强调,多边进程必须继续。

刘振民在周三的专题讨论会上表示:“全球能源转型是不可逆转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阻止这一进程,因为全球能源转型的进程是由成员国的政治意愿、市场力量和技术驱动的。”

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退出后,一个将受到严重影响的领域是为帮助较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暖提供资金。发达国家已经承诺为此努力提供资金,刘振民表示,即使没有华盛顿,其他国家也有责任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在联合国进程中不被视为发达国家,并一直抵制其向该基金捐款的呼吁。

中国前气候官员解振华在周四的一个专题讨论会上表示,他最近与拜登政府的气候特使约翰·克里进行了交谈。克里表示,尽管特朗普政府否认,但包括37位州长和约1000名市长在内的美国地方官员仍然致力于应对全球变暖。解振华和克里在气候领域有着数十年的工作关系,这使得他们即使在美中关系最紧张的时期也能保持沟通渠道畅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可再生能源成本的直线下降引发了一场繁荣,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将在2030年的目标之前达到排放峰值。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朱民表示:“碳达峰将提前两到三年实现,即在2027年或2028年,因为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仅为煤炭成本的一半。”

中国清洁能源的快速扩张引发了人们的疑问,即间歇性的风能和太阳能是否给电网带来了压力,需要放缓发展速度。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表示,能源转型需要更加系统和一体化,而不是专注于个别行业来推动脱碳。

电网公司正在投入创纪录的资金来适应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反驳了它们是持续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瓶颈的观点。国家电网公司前董事长刘振亚表示,中国去年吸收了约96%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是全球最高的比率之一。国家电网公司为中国80%以上的地区供电。辛保安目前担任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他表示:“我们的新能源消费现在拥有强大的电网和巨大的电力需求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表示,毫无疑问,建设储能和其他基础设施以帮助可再生能源达到化石燃料全天候的性能的成本正在减缓能源转型。提高二氧化碳排放的成本将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将创造更多的激励措施来投资清洁基础设施。他表示,中国自己的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启动以来,价格相对较低,交易乏力,需要更严格的规则来支持能源转型。他还提到:“一个主要问题是免费碳排放配额过于宽松,这阻碍了市场发挥良好作用。”

其他值得关注的点包括:中国本季度创纪录的债券发行,这既表明了当局刺激增长的优先事项,也表明了防止债券市场过热的努力;美国和欧洲担心来自中国清洁技术的竞争威胁;天齐锂业警告称,锂产品价格的波动和日益增长的地缘政治风险可能会给其前景蒙上阴影,该公司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全年亏损;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收到了其最大股东的私有化要约,对这家中国燃气分销商的估值约为905亿港元(116亿美元);中国铝业有限公司公布了全年利润的增长,并表示其目标是为其冶炼厂获得更多的铝土矿。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主要强调了中国在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决心,以及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巨大潜力。虽然提到了挑战,但整体基调是乐观和积极的。

原文地址:China’s Envoy Sees Climate Fight Advancing Even Without US
新闻日期:2025-03-27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