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峰会前景不明,中国为何持谨慎态度?**
华盛顿方面,特朗普总统表示愿意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主席举行会晤。而北京方面,中国官员和专家一致认为,在中美贸易和外交政策紧张的背景下,两国元首的会晤必须先于任何更广泛的对美关系调整。
然而,安排这次会晤的过程已被证明是缓慢而困难的。蒙大拿州共和党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本月作为特朗普总统的非正式代表来到北京,他表示,此行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两国元首峰会奠定基础。在与中国负责经济政策的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面后,戴恩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峰会将在年底前举行——这一进度慢于华盛顿许多人的预期。
过去一周,中国共产党官员和政府顾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对特朗普在关税、格陵兰、乌克兰等问题上的快速行动感到吃惊。他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等外国领导人在公开场合的敌对态度也让他们感到震惊。因此,他们在安排峰会事宜上持谨慎态度。
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会在本周加剧,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关税即将生效,这可能会对贸易造成广泛限制。
中国官员不愿在双方事先谈判好细节(包括一项在特朗普剩余任期内有效的协议)之前安排峰会。但特朗普政府尚未明确表示可以接受什么样的协议。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上周五表示:“中方认为,特朗普政府还没有真正弄清楚与中国打交道和达成协议的方式。”
“中方希望等待来自美国政府更具建设性和理性的信号,”吴心伯说。他曾是上个月在美国与美国官员和专家会晤的中国退休高级官员和学术顾问非官方代表团的成员。
另外两位熟悉中美讨论情况的中国专家提到了两国领导人可能在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在纽约会晤的可能性。但这两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两国政府能否在此之前取得足够的进展。
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对有关峰会可能时间的问题的传真回复中,他们表示“目前没有信息可以发布”。
何立峰副总理周三与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举行了视频通话。中国在会后发表声明称,何立峰对特朗普今年以来对中国商品加征两轮10%的关税表示关切。
中国已经对特朗普政府最初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进行了报复,对美国化石燃料和农产品进口征收了额外关税。
戴恩斯参议员的访问是五年多来美国国会对中国的第二次访问。虽然国会议员通常会集体出访外国,但没有其他参议员或众议员选择陪同戴恩斯前往北京。
北京方面并没有因为戴恩斯参议员的示好而给予美方回报。3月16日,中国(世界上最大的牛肉进口国)宣布了一项未经宣布的举措,停止了几乎所有美国牛肉的进口。此前,中国每年购买价值10亿美元的美国牛肉,其中大部分来自戴恩斯参议员所在的州。
2020年3月,北京方面向数百家美国屠宰场发放了为期五年的对华牛肉出口许可证。此前,由于贸易摩擦以及中国声称的对美国疯牛病的担忧,牛肉运输曾出现过间歇性中断,尽管国际动物卫生专家认为美国牛肉是安全的。中国本土的牛肉产业也长期反对进口。
最近,这些出口许可证的到期实际上关闭了中国市场,许可证到期后一周,牛肉出货量从每周约2000吨骤降至54吨。
北京决定不延长屠宰场许可证给戴恩斯参议员带来了压力。
“这项决定对美国牧场主的影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就是为什么我直接向何立峰副总理提出了这个问题,”戴恩斯说,并补充说他“呼吁中国扭转这一决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表示,他们“不了解”屠宰场许可证的争议。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虽然在报道中美关系,但是详细描述了中国在贸易和外交上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以及对美国政策的谨慎态度,暗示中国在某些方面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有负面情绪。
原文地址:Why China Is Wary of a Trump-Xi Summit
新闻日期: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