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天然气崛起,壳牌、埃克森美孚面临新挑战**
国际石油巨头们曾投入数十亿美元,为中国消费者生产天然气。如今,中国本土能源巨头似乎要后来居上。
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正在逐渐减少。中国仍然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开始上路。这促使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 Ltd.)等企业增加产量,并转向天然气。
目前,天然气占中海油总产量的54%。这三家公司都设定了更高的年度天然气产量目标,这对中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的目标来说是个好消息。这对壳牌、道达尔和埃克森美孚等公司来说,前景则不那么乐观。它们一直在向澳大利亚和卡塔尔等项目投入资金,这些项目将在未来五年内将全球液化天然气供应量提高多达50%,而最初的目标是帮助应对中国需求的增长。
如果中国的天然气需求从未达到预期呢?
有一段时间,中国的天然气购买量似乎一直在上升。中国在2006年进口了第一批液化天然气,到2021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海运液化天然气的最大目的地国。
但随后疫情爆发,经济增长放缓抑制了需求,而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则从北部边境输送过来。自那以后,中国的进口量再未超过2021年的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的能源巨头们一直在利用一切技术手段。中海油将渤海变成了中国最高效的油气田,目前在南海深水区的勘探也取得了进展。
中国石化正在其国内最大的页岩气田的成功基础上继续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商中国石油正在押注复杂的地层。该公司计划在5月份测试一口两年前钻探的1万米深井的油气产量。
所有这些复杂的勘探活动都将耗资巨大,生产商将不得不做出牺牲。但对中国来说,能源安全和韧性仍然是第一位的。
欧洲的太阳能季节正在变得更长、更强烈,这可能会扰乱市场,并使电网被廉价电力淹没。4月份,随着白天变长和春季天气转暖,太阳能发电量激增,而家庭供暖需求则相应下降。欧洲各地大量的新太阳能电池板正在产生大量的可再生能源,这有助于降低电价。
华尔街在限制气候变化必要性上的共识正在瓦解,这可能会重塑价值1.4万亿美元的全球能源融资市场。
中国首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认购踊跃,超过370亿元人民币(50亿美元),此次发行旨在筹集60亿元人民币。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重点放在提高国内铜产量上,这可能取决于亚利桑那州沙漠中大量废石的加工。
尼日利亚总统博拉·蒂努布聘请了壳牌公司前负责人,以改革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这个非洲最大的原油生产国正致力于提高产量,并为该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做准备。
欧洲高企的天然气价格正在抑制为明年冬天储备天然气的意愿。彭博观点专栏作家哈维尔·布拉斯问道,这种天然气短缺是否将成为新常态。
据高盛称,4月1日至7日的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比前一周增加,达到每天约689万桶,同比增长5.8%。除拉丁美洲外,所有地区预计都将出现环比增长。西欧将是最大的贡献者,每日需求将增加约98200桶,增幅为8.5%。
欢迎参加5月20日至22日在多哈举行的卡塔尔经济论坛。自2021年以来,由彭博社主办的该论坛汇集了6500多名有影响力的领导人,共同探讨大胆的想法,并应对塑造全球经济的挑战。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主要突出了中国在天然气生产方面的进步和能源自给自足的努力,以及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勘探方面的成就。虽然也提到了挑战,但整体基调是积极的,肯定了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实力增长。
原文地址:China’s Homegrown Gas Push Is a New Headache for Shell, Exxon Mobil
新闻日期: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