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冲击背后的理论**
关于唐纳德·特朗普对全球贸易体系进行重大修订,存在两种相关理论,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首先,目标是重振美国制造业,提升我们在国内生产并出口世界的能力。20世纪后期形成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服务于美国帝国和美国GDP,但牺牲了美国早期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地位——而且由于制造业岗位是蓝领男性就业的重要来源,也牺牲了工人阶级的社会结构。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制造业基地不仅转移到海外,还转移到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上。因此,即使牺牲全球贸易带来的一些效率,在美国重建工业也具有两个潜在的好处。工厂工作填补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经济空缺,而这个空缺现在被毒品、衰落和绝望所填补。而且,如果我们要在未来几十年陷入大国竞争,拥有真正的制造业基地至关重要。
然而,根据这一理论,关税似乎应该最有效地针对中国、中国周边经济圈的国家以及自然的外包区域——发展中国家。但特朗普政府普遍地对包括对等经济体和盟友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实施了关税。这项政策似乎比目标更为广泛,对增长和基本国际礼让的潜在损害过大,无法证明其好处是合理的。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论点——这项政策不仅仅是关于贸易逆差和制造业,而是关于财政赤字。使美国成为净进口国的同一全球体系也使我们能够借入巨额资金,但我们正达到无法维持借款的地步,即使美元没有全面外逃,债务利息也会压垮我们的决策能力。
在这里,关税有几个目的。最直接的是,它们产生收入,而无需达成两党过于两极分化而无法达成的关于医疗保险和税收的重大协议。(共和党总统能够主持增税的唯一方法是单方面实施增税,同时坚称这些税收将主要落在外国人身上。)
其次,如果关税降低经济增长,它们也会鼓励资金涌入国债避险,从而降低政府债务的利率(这种情况已经发生)。
最后,贸易战为更大规模地修订全球经济体系创造了机会,其他国家同意重新谈判美国债务条款,以换取更有利的贸易条件。(经常被提及的先例是“尼克松冲击”,即理查德·尼克松在1971年决定结束布雷顿森林金融体系并建立新的金融秩序。)
你可以在经济学家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于2024年末发表的论文《重组全球贸易体系的用户指南》中找到该方案的某种版本,米兰现在恰好是唐纳德·特朗普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席。显然,米兰的论点并非特朗普长期以来对关税着迷的根源——但它们是理解总统身边的人认为他们通过将特朗普主义付诸实践而正在做什么的有用路线图。
现在谈谈我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即使以GDP和股市为代价,尝试将部分制造业迁回国内并更多地与中国脱钩是有意义的。利用这种有限的、以中国为重点的关税制度的收入来偿还赤字似乎完全合理。
我更怀疑这种回流会缓解特定的男性蓝领社会问题,因为自动化已经极大地改变了这些行业,我怀疑你需要某种社会复兴才能使目前数百万男性劳动力辍学者更容易就业。
我非常怀疑任何将先发制人的全球破坏视为避免未来赤字危机的关键的计划。“在我们地位削弱之前先引发危机”在真正的战争中有着糟糕的记录——我不认为贸易战必然会有所不同。
“尼克松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迫施加给他的总统职位的,而这次冲击并非强加给特朗普——而且美国经济花了非常艰难的十年,而不仅仅是艰难的几个月,才开始明显复苏。在当前环境下,产生衰退或滞胀的特朗普总统不太可能有一个渴望贯彻特朗普贸易政策的继任者。与此同时,中国随时准备欢迎那些宁愿与我们对抗而不是达成协议的国家。
米兰在他的关键论文中似乎部分同意我对危机的厌恶,他建议逐步实施任何全面的关税制度,并采取措施“减轻任何不利后果”以及对“全球市场产生的影响”。
但正如共和党政府曾经做过的那样,人们选择了“震慑”。我希望这次赌博能有一个更好的结局。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中存在对中国经济模式和贸易行为的担忧和批评,尽管作者也承认与中国脱钩在国家安全方面有一定意义,但整体而言,负面情绪体现在对中国崛起可能带来的挑战和竞争的担忧上,以及对中国贸易行为公平性的质疑。
原文地址:Opinion | The Theories Behind the Trump Shock
新闻日期: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