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繁荣背后:广州等汽车中心面临经济阵痛**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掩盖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依赖外国汽车制造商的制造业中心正在落后于那些拥有广受欢迎的国内品牌的城市。没有什么城市比广州更能体现这种快速转变。汽车制造业约占广州经济产出的四分之一。作为中国最富裕的广东省的省会,广州曾连续五年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这得益于与通用汽车和本田的国有合资企业以及一家日产工厂。
但这一切在去年发生了变化,由于中国消费者不再青睐外国品牌,产量骤降20%至250万辆。这次下滑导致广州将第一的位置让给了附近的深圳,那里是本土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的总部。比亚迪的产量飙升超过65%,达到290万辆。
这两个城市截然不同的命运波及了各自的经济:广州去年GDP增长2.1%,在中国最大的19个城市中增速最慢,不到深圳的一半。外交关系委员会气候与能源高级研究员Gong表示,在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过程中,“一些地区和人民将不可避免地被抛在后面”。他表示,向更清洁汽车的转变,可能比其他行业转型更彻底,将产生“赢家和输家”,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公司和职业中也是如此。
这一变化发生在一个特别敏感的时期。由于美国总统的广泛关税政策的影响蔓延到各个行业,中国经济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美国和欧洲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的惩罚性关税正在损害出口前景。由于中国消费者仍然强烈偏爱国内品牌,依赖外国汽车制造商的城市官员正面临着减轻经济影响的压力。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需求下滑,丰田计划去年削减在广州的产量时,当地政府提出了抗议,担心他们无法完成GDP目标。这位人士因未获授权公开发言而要求匿名。上述人士表示,在丰田威胁要削减从日本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到广州的出口后,广州市副市长飞往东京,试图说服丰田高管维持产量。但这一举动并未奏效,至少没有达到广州官员希望的程度。根据公司文件,广汽丰田合资企业的产量在2024年骤降23%。丰田驻日本代表表示,该公司“未收到广州市政府关于该问题的任何抗议”。广汽和广州市政府官员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广州的压力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55岁的张先生曾在一家为本田和特斯拉公司提供服务的美国电子产品制造商工作,他说,大约五年前,他所在公司的订单开始枯竭。他的雇主冻结了工资并开始裁员。由于面临不确定的未来,出于隐私考虑,只愿透露姓氏的张先生说,他辞职去为网约车服务公司滴滴全球公司工作。他的兄弟曾在一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工作,三年前被解雇后,也一直在努力寻找该行业的其他工作。但是,由于没有人招聘,他现在也为滴滴开车。广州的困境也与一定程度的坏运气有关。丰田和日产(与东风汽车有合资企业)在21世纪初被认为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先驱。但是,他们未能抓住普锐斯和聆风等车型的初步成功,并与本田一起被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制造商超越。
与此同时,广州支持的几家电动汽车企业也步履蹒跚。最引人注目的是恒大汽车,该公司在2019年大胆声称,它可以在短短几年内与特斯拉并驾齐驱。现在它已经停止生产,并且濒临破产。其位于南沙区占地80公顷的工厂基本上被废弃。广州作为省会的地位也使其不如附近的深圳那样灵活,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的地位减轻了其在启动和运行产业方面所涉及的官僚负担。比亚迪于1995年在深圳成立,最初是一家电池制造商,然后在2003年成立了汽车部门,并在两年后发布了其第一款汽车。去年,其收入突破了1000亿美元,并在销量上超过了特斯拉。
广州设法取得了一项重大胜利——在美国上市的电动汽车新贵小鹏汽车,该公司与大众汽车公司有股权关系。小鹏汽车在广东新兴的制造业中心肇庆建立了第一家工厂。2023年,在政府基金40亿元人民币(5.5亿美元)的投资支持下,第二家工厂在广州启动。“广州是一座具有强烈务实精神的城市,”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3月初表示。“我希望这里能涌现出更多的企业家。”
虽然广州的困境是向电动汽车转型缓慢所带来的经济打击的最突出例子,但这种情况正在中国其他汽车中心重演。吉林省省会长春是国有制造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所在地,该公司与丰田和大众汽车公司有合资企业。该市在2020年是第二大汽车生产商——仅次于广州——但在2023年下滑至第五位。官方数据显示,去年汽车制造业产值下降了3.8%。瑞银集团中国汽车研究主管巩旻表示,由于该行业的不利因素可能会持续存在,预计到2030年,中国企业与外国制造商之间的合资企业将再减少1000万辆的产能,从而使这些合资企业曾经享有的200亿美元利润池面临风险。“这些城市都面临着各自的问题,”巩旻说。“对于广州来说,日本品牌的失败已经产生了影响”,而小鹏汽车和广汽拥有的电动汽车品牌的产量增长仅部分抵消了这种影响,他说。“对于像吉林这样的省份来说,它对与外国汽车制造商的合资企业的依赖性甚至更大。”
为了表示重振该行业的重要性,广州去年任命了曾在国有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工作了二十年的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孙志洋为市长。官员们拒绝安排对孙志洋的采访。广州还在投资于面向未来的技术,例如自动驾驶,并且中国的两家上市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文远知行和Pony.AI——的总部都设在该市,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官员的游说努力和提供的激励措施。
广汽集团尤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它占广州汽车总产量的75%。广汽集团前董事长曾庆洪在11月于广州举行的一次车展上表示:“如果广汽输了,广州就输了。”在去年交付量下降20%之后,广汽承诺进行改革。曾庆洪退休后,现在有了一位新董事长,广汽计划在三年内推出22款新能源汽车。它还在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一款新车型。与此同时,丰田、本田和日产正在加大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力度,并削减在中国生产的内燃机汽车。共同社在3月份报道称,本田已将其在广州一家主要工厂的发动机产能削减了一半。去年12月,本田在其与广汽的合资企业运营的一家工厂开始生产电动汽车,该工厂的年产能为12万辆。据中国媒体报道,该工厂的某些部分(例如焊接)已实现100%自动化,许多工人已被机器人取代。
对于张先生来说,这增加了在该行业寻找工作的难度。他在一家美国合同制造商的职位为他和他的妻子提供了舒适的生活方式,并支持他们的孩子上大学,但他们现在正在努力维持生计。“过去,这份工作薪水很高,还有公司为夫妻提供的住房等福利,”他说。“那些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报道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繁荣,但也突出了广州等传统汽车制造中心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经济困境,以及对外国汽车品牌依赖的负面影响,暗示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挑战和潜在风险。
原文地址:China’s EV Boom Masks Economic Pain for Major Auto Hubs Like Guangzhou
新闻日期: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