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通缩持续,贸易战风险加剧**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消费者价格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与此同时,与美国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威胁将给物价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而上个月的降幅为0.7%。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中值为零。剔除食品和能源等波动性项目的核心CPI在3月份从负0.1%反弹至0.5%。

生产者价格已持续下降30个月,3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降幅扩大至2.5%,高于2月份的2.2%。ING Bank NV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宋表示,又一个月的通货紧缩“加强了降息的理由”,该行已将2025年CPI预测从0.7%下调至零。据彭博新闻社报道,中国最高领导人将于周四讨论额外的经济刺激措施。

宋表示:“由于物价压力持续存在,3月份CPI未能反弹至零以上。再加上关税的大幅升级,这为中国人民银行恢复货币政策宽松创造了合适的窗口。”

在与美国的贸易冲突加剧之际,刺激经济复苏的紧迫性正在增加。北京此前已制定计划,加大财政刺激力度,并将今年提振国内消费作为优先事项。国家统计局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天气转暖导致食品价格下降,从而拉低了月度通胀。她还指出,石油成本下降,长假后游客减少,导致旅游价格下降。董莉娟表示:“提振消费需求的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虽然早于往常的中国新年假期推高了2025年初的价格,但随着美中紧张关系升级为针锋相对的关税上调,通缩风险有所加剧。如果出口商将部分商品转移到国内市场,或者其他面临美国更高关税的国家将产品转移到中国,价格可能会面临进一步走弱的压力。

股市投资者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通胀前景,而是关注北京在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可能出台更多刺激措施。香港上市的中资股关键指标在周四早盘交易中一度上涨3%,而中国在岸基准沪深300指数上涨超过1%。

此前,在特朗普政府周三宣布计划对所有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征收84%的关税以示报复后,美国总统将对华关税提高至125%。特朗普政府特别针对中国的贸易行为及其对总统关税计划的对抗性做法。彭博经济研究公司估计,特朗普的关税闪电战可能使中国经济增长面临高达3%的风险。中国国务院总理表示,北京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外部冲击。

中国还誓言要提振国内消费,因为关税威胁到出口,而出口在2024年为中国经济扩张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由于支出疲软,该国正面临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全国性物价下跌,而房地产崩盘尚未触底。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的通货紧缩问题以及与美国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关税增加、经济增长风险等。虽然也提到了中国的应对措施,但整体基调偏负面,暗示中国经济面临挑战。

原文地址:China’s Consumer Deflation Persists as Trade War Poses New Risks
新闻日期:2025-04-1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