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冲击:中国就业市场面临严峻挑战**
由于贸易战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中国正面临就业市场的严峻挑战,这削弱了北京对抗美国的能力。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正威胁着中国进入全球最大经济体的通道。高盛集团估计,有多达2000万人(约占劳动力的3%)可能受到对美出口的影响。全面的经济冲击将扰乱已经因普遍降薪和裁员而疲惫不堪的劳动力市场。
除了不确定的商业前景外,尽管在特朗普总统执政的最初几个月里,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但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可能也导致了就业需求放缓。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在2024年末提供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
尽管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仅小幅放缓,仍保持在5%以上,超过了北京设定的目标。但总部位于巴黎的QuantCube Technology编制的职位空缺指标显示,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基于对2000多家公司在线招聘信息的跟踪数据,职位空缺数量同比下降了近30%。
长江商学院(CKGSB)对主要为私营企业的调查显示,3月份的未来招聘计划指数跌至六个月来的低点。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就业分项指标也在下降。
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表示:“第四季度的刺激措施尚未转化为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企业希望在增加招聘之前看到更确定的经济前景。”
就业市场的长期疲软是中国领导层试图扭转局面、应对长期房地产危机之际,重振消费运动的主要障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就业一直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挑战。她在3月份中国年度立法会议期间表示,中国2025年的目标是新增1200万个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尽管中国经济在2024年末以六个季度以来最快的速度增长,并在2025年初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但就业方面的进展依然缓慢。除了最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之外,民营企业信心的恢复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本土初创企业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以及国家主席与包括在内的企业家举行高级别会议之后。长江商学院的调查显示,企业对当前和未来经济状况的信心在第一季度有所上升,其信心指数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
今年前几个月中国经济的强劲运行可能促使中国央行推迟了今年的货币宽松政策。尽管过去几个月人们对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但中国官员尚未下调利率或降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重型设备需求也出现了复苏的迹象,这反映了政府通过创纪录的债券发行来资助基础设施项目的努力。3月份,中国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29%,为2021年以来同期最快增速。2月份,中国政府的净债务发行额飙升至2060亿美元,几乎是2024年同期的三倍。
QuantCube编制的指标显示,截至4月初,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稳定。由于近几周房地产相关支出的复苏,消费有所回升。QuantCube是一家另类数据提供商,其对经济增长的估计基于运输数据、在线购物订单和卫星数据等高频统计数据。QuantCube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了第四季度所有行业的上升势头。”
如果没有更乐观的就业前景,刺激消费将变得更加困难。为了抵消美国关税带来的冲击,中国需要增加国内需求,以弥补去年吸收了525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美国市场的损失。彭博经济研究估计,如果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全部消失,将有多达3%的国内生产总值面临风险。高盛是下调中国GDP增长预测的全球银行之一,目前预测2025年中国经济将增长4%,低于此前预测的4.5%。
美国在周五晚些时候宣布,将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排除在所谓的互惠关税之外。这可能会为中国出口商提供一些缓解,因为排除范围涵盖了来自中国的超过1010亿美元的商品。不过,人们越来越预期中国决策者将推出更大的刺激措施,以帮助经济实现今年5%左右的官方增长目标。尽管中国官员已经表示,他们今年将转向刺激消费,但迄今为止出台的措施仍然有限。
因此,家庭信心尚未出现转机。Morning Consult Intelligence编制的指数显示,根据该公司每日跟踪的数据,2025年初消费者信心较去年有所减弱。
高盛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极高的美国关税、对美国出口的大幅下降以及全球经济放缓预计将给中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压力。”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的是贸易战和关税对中国就业市场和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虽然提到了政府的刺激措施和经济复苏的迹象,但整体基调偏向负面,强调了中国经济的脆弱性。
原文地址:Tariffs to Impact Millions of Chinese Workers in Blow to Economy
新闻日期: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