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脱钩冲击:关键石油产品贸易额骤降**
自从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做出回应后,仅仅几天时间,石油市场的一个角落已经出现了危机,中美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骤降。由于向中国(仅次于日本的美国第二大客户)销售丙烷不再可行,美国的丙烷价格已经暴跌。
中国买家正在四处寻找燃料来源(用于供暖和塑料生产),但贸易商趁火打劫,抬高价格。原本,美中两国应该在液化石油气(LPG)市场上互惠互利。由于页岩革命,美国的产量飙升,而中国则通过提高产量来利用这一优势。直到上周,这些工厂还在为严重依赖美国消费者的出口机器提供原料。但现在,这一切都被关税的迅速升级所摧毁。
中国丙烷进口商一直在疯狂地试图转手他们无法承受的美国货物,以换取其他供应。但据贸易商称,他们被提供的交换价格约为每吨130美元,大约是他们愿意支付价格的四倍。受影响最大的买家是将原料转化为丙烯(塑料的组成部分)的丙烷脱氢(PDH)工厂。由于产能的大规模扩张受到中国经济放缓的削弱,该行业的利润率已经非常微薄,导致开工率下降,新项目被推迟。
近年来,美国到中国的液化石油气贸易迅速增长,达到每月约**的水平。去年,中国**的进口来自美国,几乎是第二大供应商阿布扎比的四倍。此外,据贸易商称,来自中东的货物通常将丙烷与丁烷混合,后者不太适合中国工厂的原料。PDH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涌现,截至去年年底,产能已增至近2200万吨,约为四年前的三倍(据Rystad Energy AS称)。
据该研究公司称,如果进口关税为125%,这些工厂上周每加工一吨美国丙烷将损失770美元。但Rystad分析师Manish Sejwal表示,如果换成中东货物,并假设交换费用为每吨30美元,他们将获得少量利润。与此同时,美国出口商正开始在欧洲寻找新的买家(据花旗集团称)。Rystad表示,如果价格进一步下跌,印度可能是另一个选择。
上周,中国港口加工的**有所放缓,这是自农历新年假期以来的首次,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将会削弱未来出口的价值。习近平呼吁越南共同反对“单边霸凌”,维护全球自由贸易和供应链的稳定,因为北京旨在加强与东南亚的关系(这是习近平今年首次出访)。**(世界最大的粮食贸易商之一)正在缩减其在中国的业务,这是公司范围内的重组的一部分,此前该公司利润下滑,并遭遇了会计丑闻。(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其他信息:**
* 4月15日,星期二:**
* 4月16日,星期三:**
* 4月17日,星期四:**
* 4月18日,星期五:**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描述了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关税)对中国丙烷进口和相关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也提到了中国寻找替代方案,但整体基调偏负面。
原文地址:China’s US Decoupling Collapses Trade in Key Petroleum Product
新闻日期: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