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任命新贸易谈判代表,应对与美国的关税争端**

在中国与美国持续的关税争端中,中国政府周三宣布任命李成钢为新的贸易谈判代表,接替王受文。王受文曾参与了2020年中美贸易协议的谈判。

当前,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正不断升级对彼此商品的关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面临高达145%的关税,而其他数十个国家在大多数关税方面获得了90天的暂缓期。

中国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4%,出口表现强劲。但分析人士预测,随着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的生效,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显著放缓。出口是2024年中国经济实现5%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中国政府设定的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仍然是5%左右。

作为反击,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征收125%的关税,并强调将继续对贸易和投资保持开放。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短期内关税会对中国经济构成压力,但不会影响长期的增长。

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更换谈判代表的原因。但中方官员表示,中国有多种应对美国措施的选择,包括更多地依赖国内14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以及加强与欧洲和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然而,由于中国国内消费持续低迷,取代美国消费者的地位并非易事。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对稀土的出口管制。稀土是高科技产品、航空航天制造和国防领域的重要材料。

履新前,李成钢担任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WTO)大使约四年半的时间。中国已就与美国的关税争端向WTO提出申诉。他还曾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副代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表示,与前任王受文相比,李成钢在商务部的工作经验以及参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经历,将有助于中国继续拒绝屈服于美国的要求。他补充说,更重要的是,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的高层领导人可能会继续把控方向,而李成钢将在与美国的任何谈判中代表中方立场。屠新泉还认为,李成钢是一位支持自由贸易的人士。

屠新泉说:“谈判风格可能会有所不同。李成钢思想开放,支持自由贸易。”

与此同时,习近平本周正在东南亚访问,强调中国是全球自由贸易中“稳定性和确定性”的来源,暗示中国是比美国更可靠的贸易伙伴。在访问越南后,他于周二抵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开始为期三天的访问,随后将前往柬埔寨。预计在马来西亚期间,习近平将讨论中国与东盟(ASEAN)10个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主导了多个此类基金和协议,以此绕开由美国和西方主导的组织和机制。

在被问及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可能性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美国发起了关税争端,而中国只是“采取必要反制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国际公平正义”。

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如果美国真的想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极限施压和威胁讹诈。任何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和互利的基础上。”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强调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以及中国政府积极应对贸易争端的措施,如任命新的谈判代表、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等,传递了中国维护自身权益和促进自由贸易的决心。

原文地址:China appoints a new trade negotiator during tariff fight with the US
新闻日期:2025-04-16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