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经济学的真正意图:重振美国工业?**

特朗普政府针对竞争对手(除中国外)和盟友的关税攻势似乎有所停歇。然而,特朗普总统及其政府在政治经济领域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各项举措,大刀阔斧地改革政府体制,甚至触及法治的边界。

那么,这些行动背后更深层的目标是什么?特朗普经济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简而言之,是“再工业化”。

特朗普政府经常以民粹主义的口吻来描述其策略,声称要为被遗忘的国内产业和工人而战,并谴责不公平的全球贸易。这种以关税为驱动力的民族主义,让人联想到美国工业曾经独霸天下的时代。在20世纪的某个时期,欧洲和亚洲正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建,这使得美国的工厂得以蓬勃发展,制造业也为数百万美国人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

那个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是独一无二的:美国几乎没有面临任何外国竞争,并且政府在基础设施、教育以及研发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大国,拥有庞大的机器人产业和完善的供应链。特朗普政府似乎有时忽略了一个事实: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意味着生产相同数量的制成品所需的工人数量大大减少。即使工厂回归美国,它们所能雇佣的工人数量也只有过去的很小一部分。

要实现再工业化,就需要对人和机器进行投资,并制定一个连贯的战略。然而,鉴于特朗普政府对合作的厌恶,以及政府内部各派势力之间的内在矛盾,其再工业化努力似乎脱离现实,注定会失败。

**伟大的美国再工业化项目**

几十年来,特朗普一直对全球贸易持怀疑态度。早在1987年,他就在一份报纸上刊登广告,警告说“几十年来,日本和其他国家一直在占美国的便宜”。

他后来表示:“美国正在被敲诈勒索。我们是一个债务国,我们必须征税,我们必须征收关税,我们必须保护这个国家。”

特朗普政府将关税视为将就业岗位带回国内、纠正贸易失衡以及增加税收收入的关键手段。他们声称,外国出口商,而不是美国人,将承担关税带来的主要负担。但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指出,2018年关税研究以及2025年无党派税务基金会的研究都表明:关税的负担往往最终落在美国民众身上。

零售商已经警告说,关税会导致物价上涨。汽车制造商担心,新车的成本将大幅上涨,据彭博社报道,每辆车最高可能上涨1.2万美元。如果企业无法预测关税政策,它们就会犹豫是否要建厂——这对任何认真对待制造业复兴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问题。

据卡托研究所的撰稿人称,美国进口商品中约有一半是中间产品(即组装成最终产品的零部件)。因此,在任何广泛的关税制度下,依赖外国零部件的国内制造商(如汽车制造商)都可能面临两端的成本上涨——这是一种奇怪的产业政策,既惩罚了原材料(建造汽车所需的矿物和零部件因进口关税而变得更加昂贵),又惩罚了成品(如果出口,他们用这些材料制造的汽车可能会受到其他国家的报复性关税)。当你对投入品征收关税时,你不是在保护一个产业,而很可能是在两端都征税。

我们不要这么快就忘记,上一届政府也推行了一项再工业化计划。乔·拜登总统的主要成就之一是两党共同支持的《芯片与科学法案》,该法案旨在促进美国半导体制造业的独立性。今年3月,特朗普称其为“一件可怕的事情”。但芯片是21世纪任何严肃的产业政策的基础,因为现在许多产品,当然还有越来越多的未来产品,都需要这项技术。

**内部分裂**

特朗普圈子内的冲突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缺乏明确的前进道路。MAGA民粹主义者、华尔街保守派和科技未来主义者这三大势力对于如何实现更强大的美国经济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MAGA民粹主义者的代表人物是像副总统JD·万斯这样的人。他们似乎真心相信通过保护主义可以实现制造业的复兴。

万斯概述了一个愿景,其中包括通过关税来保护国内产业,通过减税和放松管制来刺激投资,降低能源成本,加强边境执法以遏制廉价劳动力,以及努力吸引更多男性重返劳动力市场,并提高他们的工资。

实现这一目标是复杂的。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当政府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关税时,在钢铁厂和铝厂工作的人数确实短暂增加,但美联储2019年的一项研究估计,关税导致投入成本上升,最终减少了制造业就业岗位。在供应管理学会(ISM)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该学会每月都会发布制造业经济状况指标,一位受访者表示,“由于担心关税持续和定价压力,客户正在提前下单。”仅这种不确定性就可能损害产业,并阻碍任何潜在的制造业复兴。

传统的华尔街共和党人并非天生反对国内制造业;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他们会欣赏稳定的供应链。但他们过去一直是,而且现在仍然是低税收、自由贸易和最小程度政府监管的坚定信徒。这三个概念可能与白宫强迫企业将业务迁回国内的企图正面冲突。

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众议院共和党预算计划中包含的潜在的4.5万亿美元的减税。对他们来说,特朗普过度活跃的贸易政策是一种负担。美国仍然依赖来自日本等国的先进机床,来自韩国等国的专业电子产品,以及来自中国和其他地方的廉价消费品。

这个群体中的知名人士一直批评关税。亿万富翁对冲基金经理、特朗普的支持者比尔·阿克曼称关税为“自我引发的核冬天”。在上周的暂停之前,贝莱德的拉里·芬克和摩根大通的杰米·戴蒙警告说,我们正走向衰退——或者我们可能已经陷入衰退。

第三个派别是硅谷友好型人士,包括埃隆·马斯克和其他人,他们认为美国繁荣的关键在于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太空旅行和绿色能源等先进产业中取得胜利。他们不一定亲华,但他们确实希望能够顺畅地获得外国人才和专业投入。他们认为,阻碍全球合作的关税或可能吓退顶尖工程师的移民政策是危险的短视行为。

这个群体支持特朗普,因为他承诺减税和放松监管,并描绘了一个大胆的未来,但紧张局势正在加剧。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评论说,特朗普的高级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是“白痴”和“比一袋砖头还笨”。这个群体可能在这个环境中待不长;马斯克可能正在退出他在白宫的角色。

民粹主义者要求制造业实现英雄般的激增。华尔街要求稳定的回报和减税。科技巨头想要先进制造业,但无法容忍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可预测性。要调和这三个派别,需要远见、纪律和主要的政策连贯性,而白宫却没有表现出这些。

**一个连贯的计划**

呼吁美国工业复兴是有道理的。将业务不成比例地外包给更便宜的劳动力市场从来都不是一个聪明的计划,特别是当我们考虑到依赖中国的国家安全风险时。

但是,一个连贯的再工业化战略需要解决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它需要承认,虽然将一些制造业带回家在战略上是合理的,但试图重建20世纪中叶的制造业经济是不可取的。公司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重新调整其供应链或大幅提高制造能力,而且未来的政府可能会改变产业或贸易政策。高盛估计,如果实行10%的全面关税,我们将看到10万个新的制造业岗位,但我们将因投入成本的上升而损失近50万个岗位。

现代制造业是高科技的,需要与20世纪不同的技能。重点应该放在美国可以通过创新引领的先进制造业领域,而不仅仅是保护主义:制药、清洁能源技术、机器人和半导体。

其次,它将大量投资于工业竞争力的基础,如教育、基础设施、研发(如《芯片法案》)和劳动力培训。

第三,一个认真的战略将认识到联盟的重要性。与其不必要地疏远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欧盟等伙伴,不如采取一种健全的方法,建立合作框架,以减少对地缘政治对手的依赖,同时加强与盟友的关系。有选择性的脱钩将更好地服务于美国的长期利益。

由于特朗普政府在疏远盟友和承诺制造业复兴之间摇摆不定,特朗普经济学看起来不像是在努力创造一个不同的未来,而更像是一个混乱、适得其反的计划,以及对昔日时代的渴望。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在提到中国时,主要将其视为美国制造业复兴的竞争对手,并提及美国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可能存在的国家安全风险。虽然没有直接的负面评价,但暗示了对中国经济崛起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的担忧。

原文地址:Opinion | What Trumponomics Is Really About
新闻日期:2025-04-16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