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消耗量下降,经济蓄势应对贸易摩擦**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创历史新高,中国煤炭消耗量正在下降,电力需求的增长也主要由可再生能源满足。目前的问题是,这种对气候友好的趋势能否经受住与美国贸易战的影响。

中国庞大的火力发电厂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今年3月,火电发电量下降2.3%,导致第一季度下降4.7%,但与此同时,整体经济增速却超出预期,达到5.4%。在2024年新增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数量创纪录之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均有所上升。

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首席分析师柳力表示:“3月份的经济形势似乎相当强劲,因此,火力发电量下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清洁能源覆盖所有需求增长的趋势仍在继续。”

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污染国,煤炭发电的放缓,是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清洁能源应用的结果,这可能使中国能够远早于2030年的目标实现碳达峰。但由于北京准备应对可能阻碍经济的关税,以及可能引发政府重大政策回应的关税,排放轨迹远未确定。

煤炭用量的放缓,部分原因是季节性因素,比如温和的冬季降低了供暖需求,并保持了较高的燃料库存。但特里维尤姆中国(Trivium China)的分析师Cosimo Ries表示,这也可能表明,整体能源需求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更广泛的转变,即摆脱高耗能活动。

Ries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供应方面的过度扩张,导致许多大型行业产能过剩”。“或许对这种情况的纠正已经开始。”

现在的风险是,北京方面可能被迫暂停这种转变,并加大支出,以缓解对华出口商品征收高得惊人的关税所带来的影响。柳力表示,尽管政府官员显然正专注于提高国内消费,但中国历史上的趋势是用能源密集型资本项目来应对经济压力。“每当中国在本世纪面临负面经济冲击时,结果都是政府的应对措施导致排放增加,”他说。

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对中国来说,比液化天然气更便宜、更可靠的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可能会加剧美国关税对亚洲液化天然气需求的威胁。在贸易紧张加剧之际,中国大幅削减了美国石油的购买量(降幅约为90%),目前正创纪录地进口加拿大原油。

彭博经济(Bloomberg Economics)表示,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依赖程度是美国对中国出口依赖程度的五倍。但中国领导人还有另一种工具可以利用,那就是针对美国对中国依赖的工具:关键矿产。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数据显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对中国征收的关税,加剧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家庭对就业、收入增长和投资损失的担忧。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强调了中国在减少煤炭消耗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积极进展,以及经济增长的韧性。同时,文章也暗示中国可能提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在环保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正面态度。

原文地址:China Burns Less Coal as Economy Braces for More Trade Turmoil
新闻日期:2025-04-17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