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油产量激增:全球石油市场的新变局
“钻,宝贝,钻!”这句极具美国特色的口号,带着资本主义的呐喊,呼唤着不惜一切代价增加石油产量。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中国正在默默地践行着这一策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内石油产量创下历史新高,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局面。这股增长浪潮反映出,尽管国内电动汽车销量 booming,北京仍高度重视维持并提高本土化石燃料产量,以保障能源安全。不妨将其称之为“钻吧,宝贝,钻吧”——石油信条的中文版。
通过国有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Cnooc Ltd.),北京投入巨额资金,扭转了2015年开始的国内产量下滑趋势。到本十年之交,产量已经稳定,到2023年左右,中国产量的激增已经显而易见。最终的确认来自2025年初的官方数据,数据显示3月份的产量接近每天460万桶的历史记录。
目前,中国在全球石油生产国排名中与伊拉克并列第五,仅次于美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加拿大。中国产量越高,对海外石油的依赖就越小,不仅降低了对欧佩克+卡特尔的依赖,也减少了对美国原油的依赖。2023年,中国是仅次于荷兰的美国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由于油价下跌至每桶50美元左右,对股东负责的美国公司正在讨论减少钻井数量,因为股东关心盈利能力。但在中国,能源安全高于利润,三大国有石油巨头每年投入约800亿美元用于新的油井和生产设施。
然而,中国并没有完全照搬美国模式。如今的美国,重点在于页岩区的油井,利用水平钻井和压裂技术在德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北达科他州开采更多石油。在中国,更多的是从毛泽东时代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现的传统老油田(包括大庆、胜利和辽河)中榨取更多石油。新的石油来源主要集中在海上,尤其是在渤海湾。中国正在海上大力利用美国的压裂技术,从而推动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上石油专家)的产量激增。
尽管产量激增,但中国国内供应量仍然只占其总消费量的一小部分,缺口需要每天进口约1000万桶原油和成品油来弥补。不过,对北京来说,每一桶都很重要。在3月份产量提升后,今年中国的日产量可能会比去年增加约10万桶,而且由于海上项目即将投产,2026年可能会额外增加5万桶。
中国国内产量增加的部分代价是中国海外合资企业产量下降。在21世纪初和2010年代,北京在非洲的昂贵项目中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尤其是在安哥拉和南苏丹。2019年,随着所谓的“七年勘探和生产增长行动计划”的发布,对海外合资企业的重视发生了变化,该计划强调本地发展。该计划还强制要求国有企业增加支出,扭转了2014-2015年为应对欧佩克针对美国页岩油行业的价格战而实施的预算削减。尽管对外支出有所下降,但中国仍在支持一些非洲石油项目,包括乌干达所谓的“翠鸟-Tilenga项目”,该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底开始交付,预计最终产量为每天20万桶。该项目是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和中国海油的合资企业。
中国国内或海外产量的增加,对沙特阿拉伯来说是又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沙特阿拉伯正在努力维持油价,同时还要应对欧佩克+卡特尔内部的争斗。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北京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量可能对全球价格产生巨大的影响。“钻吧,宝贝,钻吧”实际上意味着对价格的下行压力。随着中国石油产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市场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正面报道了中国在能源安全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强调中国通过增加国内石油产量来降低对海外石油的依赖,提升了能源自主性。此外,文章也肯定了中国在石油勘探和生产方面的投资和技术进步。
原文地址:Oil Market Outlook Gets Lost in (Chinese) Translation
新闻日期: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