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向中东液化石油气,以替代受关税打击的美国天然气**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关税壁垒,中国塑料生产企业正将目光投向中东,寻求液化石油气(LPG)的替代来源,以弥补从美国进口的减少。这一转变正在扰乱全球能源流动,并使一度低迷的航运运费重现生机。
据贸易商透露,此前已购买美国货物的中国LPG买家发现,包括沙特阿美在内的波斯湾生产商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多达七艘满载美国LPG的超级油轮(或称超大型气体运输船),原定于5月和6月抵达中国,现在将改道前往印度和东南亚。这些贸易商因未被授权公开发言而要求匿名。作为交换,原本运往这些买家的中东货物将直接供应给中国的终端用户。
彭博社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向沙特阿美提出了置评请求,但未获回应。近几周来,随着惩罚性关税的推出,美国液化石油气、乙烷、液化天然气和原油对华出口一直备受关注。由于美国页岩气的大量出口以及中国对塑料生产燃料的巨大需求,液化石油气和乙烷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一些中国工厂正面临原料短缺的困境。
中信期货在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即使考虑到来自中东的潜在供应,中国每月仍面临47万吨的液化石油气缺口。报告还指出,如果关税持续下去,那些已经亏损的丙烷脱氢(PDH)工厂将不得不将开工率降至目前的65%至70%以下,因为它们的原料库存即将耗尽。
贸易商表示,液化石油气流向的改变导致了气体运输船“吨海里”活动的增加,推动了运费的反弹。波罗的海交易所的数据显示,美国至中国的航线运费已从近四年来的最低点回升。中东至日本的运费也出现复苏。
然而,中国买家可能会发现,从中东购买的替代货物并不能完全取代他们原本从美国购买的货物。这是因为,来自沙特阿拉伯等国的供应通常包含丙烷和丁烷,而美国的发货通常是100%的丙烷,后者更受中国PDH工厂的青睐,因为这些工厂将这种原料转化为塑料。
投资公司 SkyBridge Capital 的创始人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周二在一个闭门投资者峰会上表示,与中国的关税对峙无法持续,世界两大经济体必须找到缓和局势的方法。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他计划在任何贸易谈判中对中国“非常友善”,这是自贸易战升级以来他发表的最积极的言论。
据知情人士透露,阿拉伯能源基金已同意向中国石油公司联合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提供1亿美元的私人贷款。本月,中国借款人推动美元和欧元债券的发行量达到新兴市场此类债券销售的历史最高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们对贸易战的抵御能力。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0
原因:
文章提到了中国积极寻找替代货源,表明中国经济具有一定的韧性,以及中国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战的措施。
原文地址:China Turns to Middle East LPG to Replace Tariff-Hit US Gas
新闻日期: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