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战难获盟友支持,对抗中国**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将白宫对世界贸易的混乱冲击,视为一种理性的策略——首先与其他国家谈判达成更公平的贸易,然后共同向中国施压,以使其做出让步。他有一点是正确的:美国若没有盟友,就无法解决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但关税勒索并不是争取盟友的方式。
尽管各国确实迫切希望逃避受威胁的“互惠”关税(目前暂停至7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加入美国领导的孤立中国的行动。小国无法承受疏远中国的代价,因为中国对它们中的许多国家来说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欧盟和其他较大的参与者也不热衷于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秩序,即使是中国领导人也声称支持这种秩序。最重要的是,没有人能够确信华盛顿的政策不会再次随意改变。在市场暴跌和愤怒的美国企业高管的压力下,本届政府似乎已经在与中国的对抗中略有退缩。
美国盟友犹豫不决的最大原因,或许是白宫为其关税攻势提出的相互冲突的目标数量之多。其中包括:打击中国不公平的贸易行为、重塑制造业、消除双边贸易逆差、减少对中国大陆供应链的依赖以及增加收入。如果本届政府将重点缩小到美国及其合作伙伴真正共同关心的领域,将会更加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中国关键商品(从药品前体到稀土)的依赖。自从新冠疫情扰乱供应链以来,各国都敏锐地意识到自身的脆弱性,但它们在开发替代方案方面进展缓慢。美国应该寻求加速这些努力,建立利用盟友各自优势的自由世界供应链,而不是坚持将所有生产转移回国内。
任何旨在鼓励这种转变的关税都应仅限于明确影响国家安全的部门,而不是从汽车到网球鞋的所有商品。美国合作伙伴也对其对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精神(如果不是文字)的中国违反行为感到沮丧。但是,如果本届政府能够领导使用现有的补救措施(例如反倾销措施)来打击中国补贴的出口,将会获得更多的支持。一项协调一致的行动更有可能从中国获得合理的妥协,包括自愿出口配额。更好的是,美国可以重振最初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背后的逻辑,向致力于一套高质量规则的国家提供扩大的市场准入,让中国可以选择改革或落后。
最后,白宫官员应该记住,抨击中国和胁迫盟友不会奇迹般地导致工厂在美国各地涌现。除了更清醒和可预测的政策制定之外,制造商还需要看到对加强美国竞争力的持续承诺:对教育和研究的投资、对高技能移民的开放、削减繁文缛节以及为解决该国严峻的财政状况做出真正的努力。
与此同时,中国应回报美国为缓和局势所做的任何努力。双方越长时间没有高层沟通,鹰派的声音就越有可能填补这一空白。将会有使用关税以外的武器的诱惑:投资禁令、出口管制、签证限制、对中国持有美国证券征税。所有这些都难以解除,并且误判可能会带来危险。例如,中国突然采取行动向台湾施压,或美国扼杀关键技术出口,可能被解读为冲突的前奏。即使美国在争取朋友,也需要与主要竞争对手对话。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虽然提到了合作的必要性,但主要还是强调了中国在贸易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以及美国对中国贸易行为的负面看法,暗示中国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并可能采取进一步的对抗措施。
原文地址:Trump Tariff War Won't Bring US Allies On Board Against China
新闻日期: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