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顾问称特朗普在贸易战中“误判”中国**
上海——据中国外交部顾问称,特朗普总统误判了北京,认为北京会屈服于经济压力,从而使美国在应对当前的关税对峙中准备不足。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表示:“特朗普团队内部的主流观点是,由于中国经济状况不佳,如果美国打出关税牌,那么中国将别无选择,只能投降。”吴心伯去年率领外交部专家组赴美与政界人士和商界领袖会面。
吴心伯上周五在上海举行的小组讨论中表示:“但令他们惊讶的是,中国没有崩溃和投降。美方误判了形势,也没有为与中国的对抗做好充分准备。”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中能否找到避免长期贸易战的方法。自上任以来,特朗普对中国大部分商品征收了145%的关税,促使北京方面采取报复行动,并威胁要摧毁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大部分贸易。
这场贸易战发生之际,中国决策者正努力应对持续的通货紧缩、长期的房地产崩盘和疲软的消费支出。出口额约占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的40%,突显了全球出货对推动中国经济的重要性。自从开始对中国加征关税以来,特朗普一再试图与习近平主席通话,并于本周声称双方正在进行谈判,但拒绝说明谈判的级别。中国否认正在进行任何贸易谈判,外交部发言人郭嘉坤上周五表示,美国“不应误导公众”。
据彭博社报道,北京官员希望在会谈开始前,看到特朗普通过约束内阁成员的贬损言论来表示更多的尊重。中国还希望美国指定一位会谈负责人,并表示愿意解决中国对美国制裁和台湾问题的担忧,台湾是北京认为属于其领土的自治岛屿。为了突出双方之间日益扩大的分歧,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和财政部长蓝佛安本周都在华盛顿参加年度经济会议,但两人都没有与特朗普政府官员会谈的计划。按照惯例,中国官员会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期间与美国财政部长或较低级别的官员举行会谈。未来几天仍有可能举行会谈。
在双方都在坚持各自的立场之际,中国商务部在北京召开了一次为期两天的紧急会议,于上周五结束,讨论如何应对贸易冲突。商务部得出结论,认为这种摩擦正在进入“高强度”时期,并敦促大家在面对这些挑战时保持信心和镇定。吴心伯表示:“我们正在目睹我们两国之间高度对抗的僵局关系,并且存在进一步升级的风险。”他指出,金融、技术、安全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可能会受到螺旋式上升的贸易战的影响。
特朗普近日似乎向北京伸出了橄榄枝,表示如果双方达成协议,还有降低关税的空间,并声称他不会在谈判中“采取强硬手段”。北京方面的回应是,要求特朗普政府取消对中国的所有单边关税,这表明习近平并不急于匆忙回到谈判桌前。总部位于纽约的Gavekal Dragonomics合伙人、此前常驻北京的Arthur Kroeber表示,由于关税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特朗普可能会面临让步的压力。他说:“美国将会意识到他们必须让步,他们必须与中国达成某种谈判姿态。这只是一个需要多长时间以及采取何种特定形式的问题。”
尽管中国已誓言要“充分准备”计划,以保护经济免受“不断上升的外部冲击”(这是共产党对贸易战的代号),但中国最高领导人在上周五的月度会议上没有发出即将出台刺激措施的信号。中国第一季度强于预期的增长可能为政府考虑新的措施赢得了时间。有迹象表明,北京方面不希望事态升级。据报道,中国官员正在考虑暂停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征收125%的关税,包括医疗设备和工业化学品(如乙烷)。这将与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相呼应,即将电子产品排除在其关税之外。但这不应被视为北京方面正在退缩的信号。
吴心伯表示:“中国决心与美国对抗到底。这不是一句口号。”他引用了中国官员“战斗到底”的誓言。吴心伯警告说,不要对迅速达成协议持乐观态度,并表示这“不会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他说,双方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同意会谈,几年时间才能就贸易达成协议。“时间在中国这边,”吴心伯说。“这取决于美国决定是否战斗。”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引用了中国顾问的观点,但整体上呈现出中美贸易战的紧张局势,以及中国面临的挑战,例如贸易摩擦进入“高强度”时期,暗示了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外部压力和不确定性。同时,提到了中国官员“战斗到底”的誓言,以及中国需要“充分准备”以应对外部冲击,这些都反映出作者对中国可能面临的负面影响有所担忧。
原文地址:Trump ‘Misjudged’ China on Trade War, Chinese Adviser Says
新闻日期: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