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贸易战:中国以硅谷模式扶持科技企业**

近几个月来,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消息令人振奋,仿佛太平洋两岸的物理定律都截然不同。在美国,普通消费者还困于特斯拉Model S的慢车道,续航里程仅为可怜的348英里,而在寒冷天气开启暖气时,续航里程还会进一步缩短。与此同时,在中国,周先生驾驶着蔚来ET7,续航里程可达1050公里,这款车是众多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的国产电动汽车之一。

不仅如此,比亚迪公司在3月份宣布了一项充电技术的突破,新技术可以在五分钟内将电池充满,使电动汽车的充电像燃油车加油一样快速高效。宁德时代(CATL)也不甘示弱,上周发布了一款更为先进的系统,同样可以在五分钟内完成充电。

面对这股浪潮,非中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公司可能会考虑放弃,甚至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后尘,采取关税、政策摇摆不定以及怀念汽油车黄金时代的自我毁灭之路。但在采取行动之前,值得反思一下炒作周期。

自1995年“炒作周期”一词被创造出来后,它一直是硅谷讨论中的一个永恒话题,当时互联网泡沫的兴奋情绪开始高涨。它描述了新创新不可避免地被炒作到荒谬程度,然后人们开始感到 disillusionment。最终,它们发展成为成熟的技术,既不像之前阶段所暗示的那样具有变革性,也不像之前阶段那样被高估。

中国的科技行业似乎或多或少地不受这种过山车的影响。与腾讯公司本身相比,美国高管似乎更倾向于赞扬腾讯微信的突破性潜力。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庞大的程度,但他们并没有停止吹嘘这一事实。世界未能注意到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进步,直到其领先地位变得不可战胜。然而,这种情况似乎正在发生变化。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为例。你可能认为中国汽车的续航里程更长是因为独特的创新,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因为它们提供了超大电池组的长续航版本,即使大多数司机只使用续航里程有限的基本款。

最重要的是,中国的续航里程测试标准比欧洲和美国更为宽松,因此,在美国评级为300公里的汽车在中国将被评为400公里左右。最后,英制和公制单位之间的转换也产生了锚定效应——400公里听起来比250英里要远得多,即使它们是相同的距离。将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中国在技术上的优势或多或少地消失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承诺的充电突破也是如此。例如,两家公司都没有详细说明其电池可以快速充电多少次——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这种做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它给电池带来的压力,会大大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带来安全问题。他们也没有提供太多关于这些系统可能占据多大主导地位的线索。初步数据显示,它们可能非常罕见。比亚迪技术的全部潜力将需要功率高达1360千瓦的充电站,是目前中国典型快速充电器的10倍以上。

比亚迪已承诺部署4000个这种规模的充电站,总功率达到惊人的5.44吉瓦,几乎足以满足一个大城市的峰值电力需求。该公司很可能会交付能够在偶尔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充电的汽车,但即使是中国的电网也很难应对这种技术成为电动汽车驾驶员的标准充电方式。这仍然留下了一个谜团,即为什么中国企业会爱上炒作。对于一个通过公共债务和股权融资的硅谷来说,炒作周期总是能起到有益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叙事方式,说服投资者支持亏损的早期技术,希望它们能成为Alphabet公司或亚马逊公司,而不是WeWork公司或Groupon公司。

对于比亚迪或宁德时代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两家公司都是历史悠久的企业,利润丰厚,甚至可以通过运营现金为行业领先的增长计划提供资金。然而,另一个因素可能值得反思。中国对炒作周期的喜爱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可以追溯到今年1月的全球恐慌,当时DeepSeek摧毁了美国人工智能行业的一些神话。这表明,解释更多的是政府融资,而不是企业融资。随着特朗普将关税和技术竞争作为对华新冷战的关键战线,那些在崛起过程中基本上受到北京善意忽视的公司,正像石油和航空业一样,成为政府资金的主要接受者。

目前这些资金相对较少:比亚迪去年获得的104亿元人民币(14亿美元)的运营补贴是所有汽车或电池制造商中获得的最高补贴,相当于其同期运营现金流的7.8%左右。不过,随着贸易紧张局势关闭出口市场,这些资金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硅谷公司开发了炒作周期,以此来吸引和维持其真正的主人——美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如果中国的清洁技术公司正在努力将自己打造成面对更具破坏性的全球环境下的民族冠军,这表明它们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只不过这一次,它们试图满足的是政府。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总体上肯定了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创新,同时也提到了中国企业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努力成为行业领导者的姿态。作者虽然也指出了中国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整体基调偏向正面。

原文地址:Trade War: China Is Helping Tech Companies in Silicon Valley Style
新闻日期:2025-04-3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